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4.83万人,外来人口100多万人。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工业总产值达10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外贸出口总额43.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5%,各项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
纺织产业是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2001年纺织工业增加值426876万元,增长46.89%,对当年全市GDP的贡献率为27.43%,拉动GDP增长4.36个百分点;税收总额85768万元,对全市企业税收总额贡献率为20.20%,拉动全市企业税收增长8.95个百分点;完成出口交货值835976万元,占全市工业的22.85%,拉动全市工业产品出口增长7.81个百分点。
中山市纺织产业规模庞大。据统计,2001年全市纺织服装企业总数达2620家,从业人员19.4万人,企业资产总值129.68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22.23%、31.35%和20.91%。工业总产值(当年价)206.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81.3亿元,出口创汇10.1亿美元,利税总额16.5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21.82%、20.06%、23.20%和26.56%。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纺织服装企业达323户,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2户,分别占全市同类规模企业的15.56%和9.23%。纺织产业链条完善,集群效应显著。拥有上、中、下游产业的化纤长丝、各类针织、梭织面料以及服装制造等各种生产门类。
其中,服装制造业2001年工业总产值96.3亿元(当年价),占全行业的43%。聚集形成了沙溪休闲服、大涌牛仔服、小榄和三角的针织服装、城区化纤和面料以及民众布匹等产业群体,带动了当地特色经济的崛起。纺织生产设备精良,企业创新能力强。目前全行业生产设备整体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每年从国外引进价值超亿元的先进设备。涌现了“香山”(涤纶长丝)、“汉弗莱”、“马克·张”、“柏仙多格”、“鳄鱼恤”、“剑龙”、“菲猎”等一批知名品牌, 1999年业内抽查认定的全国“十大休闲服”中出自中山的品牌就有8个。
全市为纺织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一是工业园区专业化。专门建设了4个市级立项的纺织产业工业园区,包括民三工业区、高平工业区、隆兴工业区及岗背工业区,总面积达22710亩。二是扶持政策措施到位。确立纺织产业为中山重点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对优先鼓励发展项目减收土地办证费;免收进园企业的供电线路建设工程费用;提供技改贷款贴息支持;实施名牌战略,对取得国家及省级名牌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100及50万元;对市级技术中心一次性资助30万元;扩大技工学校规模,在中国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设立工业设计系,为我市的纺织服装产业培养和输送人才。三是加强中介服务。建立了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制衣商会、休闲服及牛仔服的工程开发中心等中介组织,为企业提供服装CAD应用、中小企业ERP、现代化销售网络系统等培训以及织物密度、纤维分析等多项质量检测服务项目。四是培育产业文化氛围。连续举办三届中山国际休闲服装节暨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举办了大涌牛仔服设计大赛、国内外服装设计新秀作品大赛等,推出各种服装文化主题的时装秀,汇聚了张肇达、武学伟、房莹、王玉涛等一批著名设计师。
中山市的区域经济优势
中山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大力引进外资和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到2001年底,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803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8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山投资设立企业20多家。兴办“三来一补”企业1650多家。
与全国类似城市相比,中山市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走在了前面,经过努力把纺织服装产业培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产业,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较好 的基础。同时,中山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天时”是政策上比较宽松,“地利”是毗邻港澳台地区,“人和”是拥有众多海内外侨胞,这些都是中山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条件,通过吸引更多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以及国外的企业家到这里投资,终把中山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
中山沙溪的服装产业直接得益于中山市政府的政策,是外向型经济的典型。沙溪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西部,是珠江三角洲重点文明城镇之一。全镇总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6万多,设27个村及两个居委会,侨居海外56个国家及港澳地区同胞8万多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的美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沙溪镇充分利用侨乡和地缘等优势,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本地工业,建立了以服装、纺织、电子、化工、五金、家具,家电、制药、食品等行业为主的体系。建成了5个颇有规模的工业区。其中服装工业是沙溪镇的区域特色经济,也成就了沙溪中山市纺织服装重镇之名。
说起沙溪的服装,业内曾有“男装看温州,女装看虎门,休闲服装看沙溪”的评价。只有6万多人口的中山沙溪镇,却拥有各类服装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产各类服装1500多万打,年销售额3.5多亿元,全镇纺织服装销售总额超过35亿元,出口创汇1.5亿多美元,并已形成颇具规模的5个制衣工业区、5个与服装相关的专业市场、一个高新技术工业园;基本形成以纺织、整染、电脑机绣、服装生产、制衣原辅物料、设备、服装销售相配套的、趋于完善的服装工业格局。这里有全国60多个知名品牌,中国十大休闲服品牌中有8个出自沙溪。产业链条环环相扣,相关行业互动配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装走廊。
凭借中国休闲服装生产基地的成本、技术和品牌优势,加之服装休闲化的国际趋势,使国外服装企业对沙溪情有独钟。日本、法国、德国、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制衣设备生产企业(例如CK、LEE、GAP国际品牌、日本住友株式会社、香港丽新集团),先后在沙溪投资建厂,世界上最先进的缝纫、绣花、整烫等现代化设备,顺应了服装生产小批量、多品种、交货快的趋势,引发了服装业生产工艺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大批的国际著名品牌服装落户沙溪;国内的杉杉集团、山东的欢东、海思堡等上百家企业也蜂拥而来,都在这里铸造自己的品牌。
国内外服装生产企业的纷至沓来,为沙溪服装国际化筑起了一个新平台。中国休闲服装产业和服饰文化一脉相承,众多国外服装企业落户沙溪,是其发展产业和进行文化交流的大好契机,抓住这一机遇,中山沙溪就能开创出更多的“名厂、名牌、名师”,全面提高服装行业的整体素质,以迎接入世后带来的新挑战。
中山市因地制宜实施“三名”产业工程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山就制定了工业立市的方针,为本地经济进行了严谨细致的规划。入世后外商到我国建立服装生产和出口基地的机会将更多,拥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和优良的投资环境的东南沿海将是首选热点。抓住这一机遇,中山市从1999年开始积极组织实施“名厂、名师、名牌”的“三名工程”,以全面提升中山纺织服装业的市场竞争力,以此应对来自国内外的挑战,发展自己。
一、实施服装“名厂”工程。为配合近年举办的中山国际休闲服装节,中山市工业发展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积极开展企业管理培训工作,制订一系列行业管理培训计划,制订一系列行业管理标准,鼓励企业参加ISO9000系列认证活动,促进全市服装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扶持企业发展,提高规模效益。同时树立管理模范样板厂,以点带面,重点抓好十大服装样板厂的产品质量、现场管理、产品设计等工作,以管理的示范效应带动其它企业上台阶。同时,准备联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办服装企业示范中心。
二、实施服装“名师”工程。近几年,中山市充分发挥张肇达、赵彦纶、刘家强等著名设计师的示范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加速培养设计师队伍。组织多批企业的设计人员到香港和内地其他地区参加服装博览会,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还与国内服装名院校联合开办服装设计院校,形成设计师梯队,为实施“名师工程”打下基础实施服装“名牌”工程。
三、实施服装“名牌”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山创出了一批名牌产品,如“马克.张”、“鳄鱼恤”、“千里棉”等服装和“康尼雅”内衣裤、“仙蒂”丝袜等品牌,还有一批近年来在国内外渐有名气的如“适马”、“圣玛田”、“汉弗莱”、“剑龙”、“雅路叻”、“柏仙多格”、“海坦等休闲服品牌,并吸引了诸如“LEE”、“CK”等国际著名服装品牌在中山落户加工。近年的中山国际休闲服装节,旨在建设服装名牌发展道路,通过政府推动,使企业自觉、积极地培育以时尚创新为核心的服装名牌,加强品牌文化的经营。
毫无疑问,中山市通过实施“三名”工程进一步优化提升纺织服装业,达到“四个一批”的预期目的,即促进一批服装项目在中山落户;促进一批企业上管理、上规模、上水平;创出一批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发展一批新客商,巩固和扩大中山市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中山市休闲服装市场的发展理念
休闲服装是国际服装业的新潮流,也是当今世界服装业发展最快和潜力最大的新兴门类。入世以后,中国的服装市场将进入品牌激烈竞争的时代,目前这种竞争正从设计、面料、工艺、品质、价格、服务、文化、店面、客户管理及广告等方面全方位展开,服装品牌数量正呈现爆炸性的增长,国外二线品牌大规模进入中国。我国服装品牌格局正进入一个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化和多元化并存的新时期;与此同时,国内品牌的区域集群化现象逐步形成,如果没有明显的定位,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配套的资源,品牌将难以生存。
长期以来沙溪乃至中山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各自为政,甚至远走他乡寻找市场,无法形成市场合力,从而丧失了沙溪作为全国最大休闲服生产基地的产地优势。随着中山经济的发展,中外客商抢滩沙溪的盛况,唤醒了沙溪制衣企业:既然沙溪休闲服为海内外瞩目,沙溪有望成为全国休闲服的主要集散地,沙溪乃至中山制衣企业就可以依托这一市场,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如今,中国国际休闲服装节和中山服装城依托产地优势推出的厂价直销,必然吸引各路买家来寻商机,形成一支庞大的采购队伍,进而将中山市服装市场蛋糕做大,快速膨胀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刺激企业生产,形成大流通促进大生产的良性循环,以服装城作为中心市场形成后将向周边扩散,形成更具规模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
在沙溪休闲服装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的竞争已经由数量质量型转向质量文化型,如何在众多的地产服装中培育名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已经不仅仅是沙溪面临的现代化难题,更是中山市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解决这一问题之时,当地政策充分借鉴了国内外许多服装工业发达城市的做法,并广泛听取本地企业家的意见,通过贴心的政策扶持,形成培育名牌、发展名牌和保护名牌的良好环境,切实为服装业做大之后做强服务;在此过程中,品牌的文化化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品牌消费向文化层面看齐;站在文化的基础上,生产不同款式的休闲服装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同时在几届服装节上,不仅给业界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商贸平台,同时也给参展商家带来了一个观念的冲击,促使沙溪的休闲装着眼于产业提高、知名度的提高一举打入国际市场,最终走出了具有中山沙溪特色的服装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