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企业的生产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规模化。企业实现规模效益的关键是产品质量要保持稳定和一致,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很多条件。业界有句行话:要保证棉纺织产品质量,设备是基础,工艺是核心,器材是关键,管理是保障。然而,主机设备购买后不会经常更换,管理、工艺水平企业可以控制,唯独器材专件的变数最大,无法掌控,从而给纺纱企业带来的质量隐患就更大。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和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信息中心主办的全国环锭细纱机科技创新及纺纱器材、专件应用技术交流会上,众多棉纺织企业代表在谈到器材专件的重要性时,都用“关键”这个词来形容。
面对日益成熟的棉纺织主机设备,以及多种新型纤维在棉纺织企业中的广泛采用,纺织器材正成为影响棉纺织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会议期间,在和众多的专家、棉纺织企业代表、纺织器材生产厂家的交谈中,记者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专家: 精度和质量是软肋
无锡第一棉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晔臖的形象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器材的特殊性。在纺纱过程中,大部分器配件和纱体是直接接触的,比如气圈环、导纱钩、喇叭口、隔距块、胶辊胶圈、钢领、钢丝圈、罗拉、集棉器等,这么多的配件在同一时间运作,对其协调、平衡、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只要有一个配件质量不过关,对以规模化生产为特征的棉纺织企业的产品质量来说,就是一个隐患。
记者通过长期采访发现,产品好、支数高、出口多的企业,很多关键的器配件购买的都是进口器材。在2006年的中国国际纺机展上,国内共有17台不同型号的细纱机参展,其中11台主机配的都是进口钢领。在此次技术交流会上,专家均表示,目前国产器配件的材质、精度、硬度和国外差距明显,是企业购买进口配件的主要原因。山东德州华源纺织有限公司技术主管告诉记者,他们主要生产新型纤维素纤维纱线,对钢领、钢丝圈的要求十分严格。以生产莫代尔14.6tex为例,国产钢领、钢丝圈在上机初期,成纱的各项质量指标和进口钢领、钢丝圈差别不大;使用到9个月的时候,国产钢领的成纱质量指标开始下滑,细纱断头相对明显增加,而进口钢领的成纱质量指标依然稳定;到12个月时,国产钢领就要被淘汰,进口钢领的细纱断头依然没有增加。由于进口钢领的适纺性强,细纱成纱质量指标稳定,断头数量少,这是让企业倾心的最主要原因。“国产器材目前的突出问题就是精度及稳定性和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不小。”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自强对记者说。
除了钢领、钢丝圈外,精梳锡林和金属槽筒的状况也是如此。国际格拉夫精梳锡林经过表面处理,不仅可以显著延长清洁周期,而且使用时间可以达到800~1000个小时,对成纱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保证。相比较而言,国产锡林不论是使用寿命还是表面精度,和国外还有不小的差距。自动络筒机上的金属槽筒动平衡要求高,沟槽曲线(即表面粗糙度)要好,沟槽加工精度也要高,国产槽筒在这些方面都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用户: 器材在状态是关键
对纺织器配件使用情况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棉纺织企业。采访中,记者听到了很多这样中肯的评价:近年来国内器材质量有了明显改进,超高精度无机械波罗拉的出现,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机械波问题;不处理软胶辊解决了胶辊处理和上车卷绕等问题;摇架的精度改善了锭差一致性的问题等等,但这些远远不够。随着科技的进步,纺纱器材也需要不断更新换代,跟上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体会是,设备关键不在于新旧,而在于生产状态,这个状态的本质就是器材的质量和性能,只要纺纱器材能够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产品品质照样可以领先。”来自山东、江苏的企业代表这样告诉记者。
很多企业负责人说,由于下游企业对上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要纺出好纱,对器配件的适应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高效牵伸中牵伸倍数和牵伸分配都不断改变,机械波随时会产生,这就对器材、专件的精度和一致性要求更严格;紧密纺及前区压力棒工艺的使用,对器材的耐磨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国产胶辊在耐磨性、耐油污、抗静电方面和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距离;钢丝圈在使用寿命稳定性方面和特高支纱领域也和国际相差不少。
产业链: 对接还有距离
唐山金翔集团技术处长张新此次带来了一包压力棒和胶辊来参会,这都是在国内购买的不合格产品。“国产器配件的质量变化比较大、不稳定,这就加大了棉纺企业的工作强度,购进的所有配件都要进行检测,不合格的就要退掉,这次带来的产品就是要退的。我们希望配件厂能够更多地了解棉纺厂的生产流程,包括棉纺产品的特点,这样器材才能更好地满足下游企业生产需求。”张新的想法很具代表性,很多棉纺厂都提出了这个建议。
好像为了验证这句话,会议期间,记者在和多家配件厂销售主管交谈中,听到的比较集中的观点是“我们是在做生意,只要东西卖出去就行了。如果不合适,给你换就行了,让我们看企业生产流程意义不大。”尤其是一些小配件厂,持这种观点的更多。就我国纺器行业的现状而言,小配件厂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在江浙一带小配件厂数不胜数。“比起主机厂,配件厂,特别是小配件厂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能力都差很远,对棉纺织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带来了不少难度。”徐州纺织有限公司的技术主管说。看来,配件厂和用户真正实现面对面的时候,也就是国产纺织器材真正满足用户需要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