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被逼到墙角,不反击就将失去生存空间。用这一态势形容长三角纺织业,似乎并不为过。成本、利润和贸易壁垒,这些后配额时代的常用词汇,困扰着纺织产业,成为纺织业肩头的“三座大山”。之所以如此,皆因我们处于产业的低端。
低端就意味着付出艰辛却收成有限,甚至亏空。数十年的教训,终于使我们的纺织企业意识到,必须争夺市场的话语权,定价权就是其一。近日,热遍长三角的各类商品定价中心,就是谋求定价话语权的尝试。
先行者是义乌。2005年9月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视察义乌国际商贸城时,提出这一设想。2006年8月开始试编制,10月22日,这个小商品业的“道琼斯指数”正式发布,即“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随后,已经发布或即将发布的还有余姚的“中国塑料价格指数”、绍兴的“中国轻纺城纺织品指数”、嘉兴的“茧丝绸指数”等。
编制价格指数,就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扩大知名度、增强对外议价能力和争夺话语权。据说,此举收获颇丰,仅“嘉兴指数”公布并成为丝绸界的共识后,中国丝绸业就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掌握了主动权,有报道说我国2000万户蚕农,每年因此增收30亿元,2006年更是超过40亿元人民币。
在这轮“指数热”的背后,是轻纺产业的自我觉醒。然而,对已被逼到墙角的纺织产业来说,打造和发布指数,争取市场定价话语权还远远不够,更重要、也更艰巨的,还是产业升级。
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我们仍处于加工制造环节,采取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我们明显的创意不足,纺织服装业的附加值增长有限;我们还躺在成本优势的安乐窝里,沉浸在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环境,靠压缩成本维持生存;我们还处于靠跑量生存的阶段,大量的产品换来微薄的利润——2001至2005年,纺织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利润水平却同步下滑,就是明证。
各类价格指数的发布,但愿能推动我们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进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价格空间。否则,这样的“数字游戏”也只是自娱自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