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趋势 > 俄罗斯零售业禁外是非

俄罗斯零售业禁外是非

http://china.BagsNet.com   2007-06-07  来源:《新财经》

  在2007俄罗斯“中国年”到来之前,俄罗斯政府颁布了《零售市场工作组织法》。该法令带着排外色彩,不仅让俄罗斯当地的零售市场经济自乱阵脚,而且必然对中俄经贸关系构成威胁

  文 程亦军

  俄罗斯颁布零售业排外法令

  2006年11月,俄罗斯政府突然发布一道出人意料的命令,规定:从2007年1月15日起,禁止外国人在俄罗斯境内从事酒类(包括啤酒)、医药类商品的零售。2007年1月15日至4月1日,在露天市场和商亭从事零售贸易的务工者中,外国公民所占比例不得超过40%。从4月1日起,全面禁止外国公民在俄罗斯从事商品零售贸易。

  同年12月22日,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审议通过了《零售市场工作组织法》,从法律上对俄罗斯政府的命令予以确认。同时规定,在今后的俄罗斯商品零售市场上,本国生产者的摊位应当至少占有20%的份额,食品市场上至少占50%的份额。

  建议我国企业和商人转变在俄经营方式规范个体华商的贸易行为,提高贸易行为的档次,逐渐以公司注册法人的身份取代以往的个体自然人身份,采取委托俄罗斯人经营,雇用俄罗斯人零售等方式,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型。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对俄罗斯民众的亲和力,适当考虑商务活动本土化,合理雇佣俄罗斯职员,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有可能在俄罗斯长盛不衰。

  改变固有对俄罗斯市场的看法。随着国民经济连年快速增长,俄罗斯人均GDP已从1999年的1700多美元增加到目前的8000多美元。俄罗斯的市场状况,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档次均已发生很大变化,要认真研究俄罗斯市场,合理安排对俄出口的商品结构。

  充分利用2007年俄罗斯举办“中国年”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推介优秀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商品,让俄罗斯民众了解21世纪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商品。

  俄罗斯《零售市场工作组织法》的颁布实施并非没有先兆。早在2006年10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公开督促政府部门采取措施,整顿各商品市场秩序,保护俄罗斯公民权益。2006年11月17日,他在会见“统一俄罗斯”党代表时说,俄罗斯在吸引外国劳动力时应首先考虑本国公民的利益,切实把外国务工者吸引到本国劳动力短缺的领域。普京强调,必须以法律形式规定零售市场统一运作规则。俄罗斯政府的相关政策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

  俄罗斯政府出台上述法令有两个直接目的:一是整顿商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组织行为;二是保护本国劳动者利益,确保本国劳动者在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广泛就业,限制低技能的外国劳动者在俄就业。

  一石激起千层浪

  由于事发突然,又涉及到多方切身利益,上述法令一经颁布,立即在俄罗斯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叫好声、质疑声和反对声此起彼伏。叫好者认为,此举切实保护了俄罗斯公民的权益,维护了俄罗斯国家的利益,有利于规范商品市场。质疑者抱怨,此举将给俄罗斯零售市场造成严重打击,俄罗斯消费者,特别是低端消费者的利益将受到极大损害。反对者认为,这是民族利己主义的表现,是政府对近年来俄罗斯社会日益增强的排外思潮的妥协和纵容。

  俄罗斯零售市场对此的反应最为直接和激烈。为了减少损失,外国商贩被迫在大限到来前不惜血本地大肆甩卖,甚至引发了俄罗斯部分地区物价暴跌。与此同时,俄罗斯消费者则纷纷加入到疯狂抢购的队伍,一来是因为价格便宜,二来是担心外国人退出零售市场后,商品价格会大幅上扬。很多人并不是因为近期需要而采购,而是为了囤积,因为他们料定将来再也买不到如此便宜的商品了。有些具有商业头脑的消费者更是带着大号箱包在市场上寻机砍价,批量采购,以为日后倒卖。

  面对这种局面,俄罗斯高层领导人不得不亲自出面加以安抚。总统普京发表声明称,此举纯粹是为了整顿批发和零售市场秩序,目的在于保障本国人民利益,并非排挤外国进口商品和外国商人。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回答中国网民问题时也反复强调,新法令的出台“宗旨是为了改善俄罗斯总体贸易环境,使俄罗斯的市场更文明、现代,更符合消费者利益,相应法律并不排挤外国人,而是希望贸易能够在更严格的国家监督下实施,能更考虑到商品安全以及为俄罗斯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治乱是必然选择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商品严重短缺,加之经济秩序混乱,前苏联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过全民经商的热潮。那时候,全苏各大城市集贸市场星罗棋布,露天交易随处可见,公园里,街区旁,几个集装箱一搭就成了市场。

  前苏联解体后,这种局面得以继续延续,所不同的是,在零售摊档上的主角逐渐由本国公民变成了外国公民,因为这些外国公民,尤其是亚洲国家公民(土耳其、越南、中国、朝鲜等)更能吃苦,销售商品的价格更低,商品来源更有保障,因而也就更有竞争力。

  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06年初,俄罗斯有商品市场5800多个。在特定时期,这些大大小小的商品市场确实促进了俄罗斯的商业繁荣,满足了俄罗斯普通百姓,特别是低端消费群体的日常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俄罗斯人渡过了经济大萧条,起到了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的作用。

  同时,这类市场也给俄罗斯社会带来了许多麻烦。这些市场大多是自发形成的露天场所,缺乏作为现代集中贸易场所的必备卫生条件和安全条件,往往是俄罗斯城市中最混乱、肮脏、不文明的地方。由于疏于管理,那里也成为黑恶势力的天堂,恶性案件时有发生,也为不法公务人员贪赃枉法提供了便利。

  规范市场管理,取缔部分混乱的交易场所,将被长期侵占的公共娱乐休闲设施归还于民是俄罗斯政府的必然选择,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如今,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兴、商务条件的改善、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终于被提上议事日程。

  排外冲击中俄贸易

  一国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制定措施,整顿国内市场秩序,优先保证本国公民的就业是完全正当的,无可非议。但由于该排外政策缺乏配套措施,完全没有顾及俄罗斯市场形成和发展历史,也没有照顾本国低端消费者利益,更没有考虑曾经为俄罗斯经济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外国商人的利益,因而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

  采取短期、极端的做法来解决棘手的政治、经济问题是俄罗斯人一贯的行为方式,此次禁止外国公民从事零售业的做法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尽管俄罗斯全面禁止外国人从事零售业的政策并非针对中国商人,但这项政策的实施确实使中国商人的利益受到了明显损害。多年来,在俄罗斯各大城市商品市场上从事零售业的外国商贩中,中国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现在,他们不得不在限定时间内忍痛贱卖全部货物,被迫退出俄罗斯市场,并有可能因此负债累累,代价之大可想而知。

  这项政策还将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批发零售市场产生巨大冲击。大批的华商退出俄罗斯市场,他们昔日的进货渠道自然随之萎缩。据对绥芬河、东宁、黑河、同江等重点口岸的调查预测,俄罗斯零售业排外政策将使黑龙江省2007年的对俄出口额减少15亿美元。中国个体商贩是中俄经贸活动中的一支生力军,边境贸易更是中俄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政策最终必然给我国总体对俄经贸带来负面影响。

  程亦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经济研究室主任


  相关文章
 • 专家为农林下路商圈献策:应定位高端消费 2007-06-12 10:18:45
 • 包袋“禁商令”影响有限 箱包出口俄罗斯大幅增长 2007-06-08 10:47:17
 • 俄工资增长速度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 2007-06-01 08:45:55
 • 针对“购物狂”病症 看专家如何开方抓药 2007-05-30 10:57:14
 • 阿迪达斯制定俄罗斯扩张计划 欲作重点市场 2007-05-24 09:10:17
 • 连云港鹰游纺织机械公司 纺织产品后整理专家 2007-05-22 17:28:54
 • 俄中部城市中国商城生意火 2007-05-18 09:02:37
 • 07年第一季度俄罗斯皮革及制品增长18.7% 2007-05-16 11:44:17
 • 大牌直击 LOEWE神乎其技的玩皮专家 2007-05-14 08:54:05
 • 今年第一季度俄轻工业状况 2007-05-07 11:25:34

  我也说两句 已有评论 查看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 招纳贤才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 站点地图 | 帮助中心
中国箱包网(BagsNet中国)   ©2003-2007   免责声明   粤ICP 05015913
客户服务热线:0755-82267193  82267393  82266655  传真:0755-82267393       邮箱:china#bagsnet.com
全球BagsNet :中国站 | 国际站 | 台湾区站 | 英国站 | 美国站 | 意大利站 | 德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