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 > 转型期的中国棉纺业走向何方?

转型期的中国棉纺业走向何方?

http://china.BagsNet.com   2007-07-11  来源:中国纺织报

  今年11月,备受业内关注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棉纺织会议将在重庆召开。今年的会议将主要探讨哪些方面的内容?当前棉纺织行业的发展态势如何?棉纺行业在转型期应着重抓好哪些工作?就这些问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做了解答。

  徐文英介绍说,中国国际棉纺织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色织行业协会与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共同承办。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从1999年第一届开始,至今已举办了四届。从前四届来看,会议内容从宏观到微观,给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参考,给企业搭建了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促进了国际同行的了解与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会议主题初步定为‘科技与创新’、‘发展与自律’、‘竞争与合作’,其中,‘科技与创新’又是重中之重。”徐文英说。

  谈到当前中国棉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在棉纺织行业潜心耕耘多年的徐文英显得忧心忡忡:“经过多年的改造,尤其是上世纪末的压锭和‘十五’期间的持续发展,中国棉纺织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我们在科技水平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即使与新崛起的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相比,我们都不能说领先他们。”

  徐文英举了一个例子:瑞士立达公司生产的先进的紧密纺设备在印度的拥有量达到30多万锭,而在中国仅有十多万锭。近两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多次组织中国企业到印度、巴基斯坦、泰国等地参观,原因就是很多先进的设备他们有,而我们没有。“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企业生产的纱的质量有些已经超过了我们,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忧虑。”

  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科技入手,提高产品质量。徐文英介绍说,中国棉纺织行业日前总量已达到8720万锭,产值占整个纺织行业的30%,出口占到40%,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可以说,棉纺行业的兴衰关乎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大局。同时,棉纺行业是纺织行业的基础行业,其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整个纺织工业的发展大局。但从现实来看,棉纺行业的科技水平仍不尽如人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设备更新滞后,先进装备的比例仍然太小。

  “从全行业来看,目前无梭织机的拥有量只有30%,自动络筒不到50%;我们每年能生产1700多万吨的纱,但清梳联合机的加工量不到40%;全国拥有8720万纱锭,紧密纺的拥有量只有100万锭。”徐文英随口列举的一组数字道出了形势的严峻。

  徐文英认为,先进的装备不仅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能通过科技手段减少用工,降低劳动成本。“过去用落后的机器,万锭用工需要250~300人,经过几年的改造提升,现在全行业万锭平均用工为150人,好的企业不到100人。有的企业上了细络联合机、粗细络联合机等先进装备后,通过加强管理,万锭用工可以降低到30人以内,可以节省多少成本?”同时,质量的提升也必然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比如用紧密纺设备纺出的80支纱一吨的售价要比普通的精梳纱贵出5000多元,何乐而不为?

  徐文英透露说,此次会议之所以选择在重庆开,其目的也是为了让与会企业代表到山东如意集团在重庆万州投资的棉纺厂参观。该企业计划在重庆上一个50万锭紧密纺的项目,目前前期12万锭已经投产,到年底能上到25万锭,拥有粗细络联合机2.5万锭。徐文英希望通过现场参观,能让大家有一个直观感受,认识到科技进步的作用,引导行业的发展。

  谈到创新,徐文英认为重点要做好产品创新与品牌创新。产品创新就是要不断采用新的纤维和新的原料,提高产品档次。他介绍说,现在有的企业用300支纱织成布,做出的衬衫在市场一件售价达到3000-5000元,根据需要领子、袖口可防污、前片防油,后片吸汗等不同功能,其利润相当可观。品牌创新就是要不断更新观念,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提高产品附加值。“作为行业组织,我们将认真贯彻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向企业不断传达依靠科技和品牌贡献率、转变增长方式的理念,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徐文英说。

  谈到棉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徐文英认为,20002005年是上升期,现在虽然不能说是衰落期,但利润已经十分微薄。再加上产能扩大造成的棉花供不应求、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降低、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制约、国外贸易壁垒的限制等诸多因素,棉纺织行业的发展必然要相对乏力。走过辉煌的中国棉纺织工业,如果不能果断淘汰落后,不能坚持科技创新、大力提升产品档次和国际竞争力,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境地。

  虽然困难重重,但徐文英对行业的下一步发展依然充满信心。“此次会议我们将邀请诸多曾处于这个发展阶段的发达国家和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共同探讨转型期的中国棉纺织工业该如何发展、现代棉纺织工业的发展趋势、新型棉纺装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棉纺新技术如何实现产业化等诸多问题。通过交流与探讨,使我们的企业认识到中国棉纺织行业要想继续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由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竞争力。相信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创新,中国棉纺织行业的前景依然会辉煌灿烂。”徐文英说。


  相关文章
 • 中国纺织等企业可借力叙利亚经济转型走出去 2007-07-11 10:30:47
 • 中国纺织面料行业 如何在世界中树立大旗 2007-07-10 09:40:28
 • 首届中国品牌节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2007-07-10 09:07:25
 • 中国面料如何在世界树立中国军团的猎猎大旗 2007-07-09 17:02:50
 • 湖塘纺织工业体系日趋完善 打造中国织造名镇 2007-07-09 17:01:24
 • 浅析中国棉花储备抛储对棉市影响 2007-07-07 10:16:34
 • 内逼外剿拐点出现 中国出口摆脱纺织品依赖 2007-07-07 09:58:37
 • 四大奢侈品牌如何在中国取得成功? 2007-07-05 16:26:42
 • 中国缝制机械新战场——非洲 2007-07-05 11:22:25
 • 面对受限和竞争 中国纺织业缓慢前行 2007-07-04 11:24:24

  我也说两句 已有评论 查看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 招纳贤才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 站点地图 | 帮助中心
中国箱包网(BagsNet中国)   ©2003-2007   免责声明   粤ICP 05015913
客户服务热线:0755-82267193  82267393  82266655  传真:0755-82267393       邮箱:china#bagsnet.com
全球BagsNet :中国站 | 国际站 | 台湾区站 | 英国站 | 美国站 | 意大利站 | 德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