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国纺织企业纷纷倒闭破产之势下,桂林银海纺织集团公司这个有着近50年厂龄的大型老牌国有企业,在地处无原料、市场、资金优势的桂林却续写了48年盈利的神话。说起这个骄人成绩就不能不提一个人,她就是桂林银海纺织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梁立天。
管理入手走新品和精品之路
从1995年—2000年,是纺织行业的艰难期。当时纺织行业不景气,全行业面临亏损的局面,特别是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的1997、1998年,一夕之间,纺织业从“摇钱树”沦落为“苦菜花”,工厂面临倒闭、工人面临下岗的命运。银海纺织集团公司地处广西,被纺织业称为无原料、市场、资金优势的“三无”地区,其处境之难可想而知。企业要走出困境、要生存发展,必须走质量兴企、产品创新之路。“精品”和“新品”是企业解困的唯一突破口。作为时任技术处处长和科研所所长的梁立天,理所当然地冲在了企业创新品、精品的最前线。
“千人纱,万人布”这是纺织行业的真实写照。为保证产品的质量,梁立天从抓好原料、设备、工艺、操作、空调五项基础工作入手,特别在操作管理过程中,力推“无疵化”操作法,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档次。在生产过程管理中严格执行“三不准”制度,不合格的原料不准进厂、不合格的半制品不准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制度。在质量检验和把关上按ISO9001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做到标准高、要求严、反馈快。在质量攻关中,消除产品质量的短板,解决用户反映较集中的“短粗、长细、筒子紧”等问题。同时在全公司开展“合理化建议和小改小革”活动,并进行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如“百日质量无差错,全年质量无事故”竞赛活动,使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经过与大家一道努力,公司的一等品及上品率达99.6%以上,多个品种获得广西名牌产品。名优产品产值率达50%以上,“漓江”牌精梳纱线获得全区用户满意产品的称号。
商务部长一句话深感身上责任大
商务部长薄熙来一句话:“中国的8亿条长裤只能换取一架波音737飞机。”这道出了纺织人的辛酸,同时也唤醒了像梁立天这样的纺织人对加快纺织行业技术进步的责任感。
1997年以后,我国大量民营资本进入纺织行业,到2005年底,民营企业的比重占96%,棉纺纱锭也从4000万锭迅速扩张至8000万锭,新增加的纱锭技术装备先进,再加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成本低的特点,不断挤占国企的市场空间,再加上一些欧美国家对中国纺织品的设限,使市场形势十分严峻。
要生存就必须有自己的“杀手锏”。2002年,组织任命梁立天担任银海集团的总工程师,分管技术质量、产品研发工作,2006年后兼管设备管理工作。梁立天感到身上承担的责任更重了,工作涉及的面也广了,从以前单纯的技术工作延伸至设备、管理、成本控制等。梁立天带领工程技术员一起着手解决国内国际的纺纱技术难题,研制了缎彩、包覆、结子、无捻、阻燃、环保纤维等国内领先水平的多项纺纱技术,解决成纱的棉结、条干和空调的回风利用等问题,同时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设备,使成纱质量达乌斯特公报5%-25%的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这些年来梁立天和同事们共开发和投产了几百个新品种,其生产技术也走在市场的前列。如异型异性纤维纱线解决多纤混纺的问题,此项技术处于国内的领先水平;缎彩纱线解决了多色分离的难点,此项技术国内首创。一系列新产品不间断的研发和生产,使银海的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35%以上,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成为银海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
目前,梁立天又有了新的打算,就是要顺应形势,进一步把新产品向环保型方向延伸,同时结合广西的蚕丝优势,向蚕丝方向发展。说起这些,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