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07年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162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其中,纺织品出口45.9亿美元,增长5.3%;服装出口116.1亿美元,增长34.2%。
2007年1~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735.3亿美元,增长17.3%。其中,纺织品出口252.2亿美元,增长9.8%;服装出口483.1亿美元,增长21.7%。
纺织行业是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创造者。2006年,我国纺织业贸易顺差1292亿美元,占贸易总顺差的71%;2007年一季度,纺织业贸易顺差达272.8亿美元,约占顺差总额的60%。2007年1~5月,纺织业贸易顺差约为500亿美元左右,而1~6月,纺织服装顺差几乎占据我国1125.3亿美元贸易顺差的“半壁江山”。因而,出口退税调整、减少贸易顺差和贸易争端,纺织行业必然首当其冲。由于全国产业结构的调整,200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已经出现了3个下降:(1)出口增速已经从2006年的25%回落到15%;(2)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国贸易顺差的比重大幅下降;(3)占全国货物贸易出口的比重降至14%左右。
为了减少纺织服装业的贸易摩擦,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通知,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在涉及纺织业的产品中,服装、鞋帽和箱包的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至11%,而皮革毛皮制品和粘胶纤维则降至5%。此前盛传的“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终成事实。
尽管服装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在市场预期当中,短期内对纺织服装业的影响不太大,但长期而言对行业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利润的压缩(根据以往经验估算,行业利润将下降10%左右)、出口量下降、出口增速放缓。但是,任何事物尤其两面性,在压缩企业利润的同时,适当下调服装出口退税率有利于抑制出口过快增长,同时也将加速小纺织企业退出市场,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质量,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利于龙头企业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战略。
由于此次调整没有设定过渡期,企业抢出口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6月30日之前的抢出口仍导致6月的出口量大增,预计7月以后,出口增速将逐渐趋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先后对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进行了11次调整,从1994年的13%降至1996年的6%,1999年将纺织品的退税率上调至15%、服装调至17%;2003年又决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将纺织品服装均下调至13%。
自2004年1月1日以来,国家共对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进行了11次调整,针对纺织品服装的调整有2次。第一次是2006年9月15日,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至11%,第二次2007年7月1日之后的服装退税率调整。
自下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以来,纺织品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但增速仍很快,纺织品贸易顺差在贸易顺差总额中的比例仍高居60%以上。而纺织品服装已经成为国外对华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主要对象,尽管中国先后与欧盟、美国、南非和巴西签署了协议,对出口实施配额限制,但一旦配额到期后,在现有的产业结构下,出口秩序还将出现混乱。
而创造良好出口秩序的前提是企业产品结构多样化,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并进行产业化研发和技术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而此次出口退税率下调不失为一次“化蝶”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