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后浪推前浪 当悟市场日日新 - 喜看义乌市场主体的传承与培育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曾说过:“得市场主体者,得天下。”他还说,学习义乌发展经验最主要的是要学习义乌如何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而谈到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年轻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如今,义乌市场年轻人占市场主体的30%。年轻的市场主体增多进一步推动了义乌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老市场经营户加入到学习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维护市场形象的行列中来。他们分布于市场的各行各业中,成为其中的最活跃分子,比如市场各群团组织中的年轻骨干越来越多了,消防、安保、综治、调解、民兵组织、个协大小组长、党团组织等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大学生成“小当家”
从北京某高校贸易英语专业毕业不久的洪艳萍,如今在国际商贸城二期四楼经营着自己的车类用品商位。 洪艳萍说,原本,她想到外贸公司锻炼一段时间再接手家里的生意。但由于办厂的父母实在忙不过来,所以只好提前做起了“小当家”。 一段时间锻炼下来,生意做得格外顺当,刚开始的惴惴不安,很快被自己的“能干”带来的喜悦取代,天生开朗的性格加上自己的专业特长,让她如虎添翼,几乎没怎么“呛水”就已经在汪洋恣肆的“商海”驰骋自如了。现在的洪艳萍,已完全成了一个老道的生意人。 洪艳萍的资本就是年轻。年轻意味着什么?年轻意味着活力、生机,代表着探索、创新。目前,她正准备将生意扩大,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完成企业英文版网站的建设,加强电子商务运作。对电子商务,洪艳萍非常感兴趣也很有信心,她说:“国务院信息办6月份出台的电子商务计划,对义乌市场经营户来说,是一次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的大好机会;方便快捷的网上贸易也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有利于义乌市场走向全天候营业,全面拓展营销渠道,成为店面销售的有效补充。” 拥有年轻的资本,洪艳萍会拥有更大的收获。
打工妹变“小老板”
来自杭州建德的小郑18岁中专毕业后本可以继续读书的她,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为了让比自己小一岁的弟弟继续读书,她选择外出打工赚钱。刚好同村一位办五金厂老板在义乌市场拥有商位,要招营业员,于是她随这位老乡来到义乌。刚开始她很不习惯,由于工作压力大、时间长,住宿环境差,感觉很辛苦,一段时间下来,父母都很心疼,劝她到在杭州开广告公司的叔叔那里去上班。但她认为在义乌市场做营业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慢慢地喜欢上了营业员的工作,并且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也可以在义乌市场做生意,当一个“小老板”。 当了一年半五金商位营业员后,她转而在国际商贸城二期的一个箱包商位做营业员。由于老板多元化投资,生意比较忙,无暇顾及店里的生意,于是将店里的生意全部交给小郑打理,所以她很快就熟悉了打理店面生意。碰到一些突发事件或比较挑剔的客商也都能灵活应变,对于商品成本、价格、质量、购销流程等也都深谙于胸,俨然一个“小老板”。虽然当时她的月基本工资才1000元,许多老板出高薪请她到自己店里做营业员,但她认为自己这样辛苦却赚这么低的工资是为将来自己创业打基础、积累经验,并从中学会如何做好一个老板。 一年前,父亲患上了严重的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每天都要很多钱医治,这让原本就想自己做生意的她更加坚定并加速了她自己创业的决心。她在杭州叔叔婶婶的帮助下,凑了一点钱,于2006年8月底在国际商贸城二期租了一个商位经营箱包。为了不让别人认为她带走客户,她不经营跟以前雇主一样的箱包,从零开始,但义乌市场的客流量大,加上她的丰富经营经验,使她的生意做得得心应手。
“青年文明号”走进义乌市场 此举为全省首创
被评选为首批“青年文明号”商位之一的市场经营户楼俐苹是东阳人,她19岁高中毕业后在东阳老家做了两年服装营业员,并于1993年开始在义乌针织市场自己经营服装生意,当时年仅22岁。现担任日用百货行业副会长和治保调解委员的楼俐苹,经商之余还不忘学习充电。目前,她已自考完成了天津大学本科学历,正在攻读武汉理工大学经济管理MBA,除此之外,她还积极参加市场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和其它活动。 为了培养年轻经营户,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青年经营户的积极作用,中国小商品城团工委在团市委和市工商局团委的领导下,从2006年4月份开始在义乌市场评选“青年文明号”商位,这一举措是“青年文明号”的延伸,为全省首创。去年在国际商贸城内通过层层严格把关后评选出“青年文明号”商位90户,今年将评选范围扩大到整个中国小商品城所有市场,评选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中国小商品城团工委负责人告诉笔者,要发挥青年商户的积极作用,需要依托市场团组织,提高市场青年商户的凝聚力,积极吸收年轻的市场经营户加入团员组织,并与市场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该组织的合理转型,从而最大化地服务于市场。目前中国小商品城团工委有团员221名,其中市场经营户占75%左右。
年轻化,义乌市场的未来 □陈如林
义乌市场正变得越来越年轻,义乌正变得越来越时尚。 从集贸市场到批发市场,从批发市场再到展贸市场,义乌市场在不断地吐故纳新,不断地更新换代。在这个持续性“创新和提升”过程中,年轻,正成为小商品市场新一轮的发展大势和提升写照。 这就是我们的市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日益呈现时尚化、现代化、国际化,万千市场主体也如“雨后春笋”,日趋彰显着年轻化、多样化、高知化。当我们昨天还在为“富二代”的问题所困扰时,今天,许多市场经营户已经实现了或正在实现着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的传承。尽管“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毕竟是“出水芙蓉”,如风清新青翠欲滴。还有许多老一辈市场商户、企业家们,为了让自己的生意后继有人并“希冀做得更好”,纷纷选择让自己的子女“出国深造”,系统学习国际贸易、经贸英语、经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财会等专业知识。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有利于义乌未来新的市场主体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春种秋收。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眼下的义乌市场,像上文提到的洪艳萍这样的“小当家”正日益成为市场主流,近年来更有增多的趋势。有些已经成为了家里的生意骨干,正思虑着怎样把自己的生意不断做大做强,有些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自家生意相结合,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或多元化发展。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得电子商务,不少人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兼之其从小耳闻目睹父母的“生意真经”。市场年轻一族正成为不可小觑的一代。 义乌市场是一座培育富豪的“黄埔军校”。义乌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市场,正开始“毕业”出第一批新的年轻的创业英才。今天,当这一批出身“黄埔军校”的创业者站在父辈的肩上并有幸立身于一片得天独厚的土壤,明天的前程又当怎样的湛蓝和亮丽?我们不可预知。但我们知道,当我们把接力棒传给了年轻人,这意味着明天的义乌市场更加年轻,更具活力! 作者为市工商局副局长、中国小商品城分局局长
□短评
商业文明吁唤高素质市场主体
近年来,在工商部门倡导的商业文明引领下,市场主体实现了多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文化知识、经商素养等综合素质普遍提升。但,毋庸讳言,随着市场快速发展,规模急速膨胀的同时自身行商能力得不到相应提升、企业“天花板”与目标不匹配、“富二代”与家业传承的失衡矛盾,正成为义乌市场提升的掣肘。 解决这一市场瓶颈的一大法宝,无疑在于主体的提升。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此举说明,新一轮的创业潮即将在浙江大地涌起。作为创业的主体,未来的义乌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市场人?本版文章已经给了我们鲜明的昭示:商业文明吁唤高素质的市场主体,他们共同的特征将是:除了秉承父辈“敢为人先、敢于开拓”的精神外,更具一种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特质;除了继承父辈脚踏实地、“干了再说”的务实特性外,更具一种“谋在新处”、“赢在特处”的现代智慧;除了发扬父辈“童叟无欺”、“和气生财”的传统理念外,更具一种创造性整合资源的新手段、新方式,实质上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新思想、新行为。“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是心灵深处不断的蜕变”,现代市场张臂拥抱这一改变! 义乌市场的包容性、开放性,已让不少外来市场主体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新时期,培育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创业创造创新激情,需要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