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少用塑料袋?
塑料的分子量在104至105之间,分子与分子之间结合得相当牢固,在自然条件下分解速度极为缓慢。如聚乙烯等塑料薄膜,在土壤中约300至400年才能完全降解。它们滞留在土壤里就会破坏土壤的透气性能,降低土壤的蓄水能力,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阻碍禾苗根系的生长,使耕地土壤劣化。有人做过实验,当每亩塑料膜残片达到6.9千克时,小麦减产约9%,达到25千克时,减产26%。
塑料添加剂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有毒物质会在土壤中通过扩散、渗透,直接影响地下水质和植物生长。
所以,全世界都在对塑料袋污染问题采取行动。对于大众来说,环保就是从小事做起的身体力行。
一个棉布袋子成了2007年整个春天和夏天全世界时尚人士们的话题。打着“环保+限量+低价”概念的“I’m not a plastic bag.(我不是塑料袋)”,在伦敦上市当天就被抢购一空。7月6日,该款包在我国台湾发售时,竟然引发了因强烈推挤导致的受伤事件。据说为了以防更多挤伤事故的出现,这款包取消了在中国内地的限量发售。这只风靡整季、把环保风刮遍全球的帆布包,就是来自伦敦的著名手袋品牌AnyaHindmarch的杰作。
奢华的皮草、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时尚似乎一直与环保有着天生的距离。时尚人士对于皮草的狂热,对于羊绒的钟爱,对于山珍海味的贪婪,都是让很多环保人士为之抗议和保持高度警惕的。但“我不是塑料袋”似乎改变了一切。
明星热捧“我不是塑料袋”
明星,一直是时尚的代言人和推动手。无数时尚爱好者捧着明星的照片,奔波于全球各大卖场按图索骥寻觅本季的“时尚经典”。而今年,最时尚的符号非“环保”莫属。
据了解,英国设计师品牌Anya Hindmarch推出的此款限量版环保购物袋原本最早被用作奥斯卡金像奖Vanity Fair Oscar Party的礼品包,今年3月才在英国推出,希望以此提倡人们减少使用塑料袋。而由于众多明星手提该袋被狗仔队拍摄上报多次,致使其身价突起,热潮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伦敦首发时,甚至使得2万只手袋在1小时就全部售罄,从而也被业界人士称为极具戏剧性的品牌营销案例。
“我不是塑料袋”手袋在世界各地风靡后,不久前在北京时尚圈里也引起一阵骚动。由于在北京新光天地的AnyaHindmarch品牌现场发售取消,所以能拥有“我不是塑料袋”的只有在几个月前提前预订的百余位顾客。
由于进入国内真品“我不是塑料袋”数量极为有限,所以一些买家纷纷转战网络市场,这也使得该环保手袋的争夺战再次升级。在eBay全球英文网站上,其最高价格已从原5英镑飙升至3199美元。
记者走访西单华威、明珠以及万通等时尚人群聚集地后发现,仿制的环保手袋价格五花八门,最低的48元,最高的则要680元;平均每个摊位一天能卖出几十个。
“环保营销”引发争议
一位商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不是塑料袋’确实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市场营销活动,它让更多人接受了环保的理念。”尽管不少商家以环保为理念,对消费者所用购物袋的替换进行了相当的努力,但相比“我不是一只塑料袋”的营销,以上商家的营销显然显得过于保守。
著名品牌专家俞雷表示,Anya Hindmarch环保购物袋虽然是一种营销手段,但也会起到宣传环保概念的作用。但对于高价限量版的购物袋,香港、台湾的一些环保团体则认为,企业在促销产品的同时,不应该借环保之名,行促销之实。
有专家认为,品牌知名度和号召力是企业进行概念营销的重要资本。而Anya Hindmarch推出时尚环保购物袋之所以出现抢购热炒的现象,主要是因为Anya Hindmarch本身有自己的品牌内涵和价值,同时它很好地把时尚品牌与社会名流的环保概念结合在一起。有关专家称,Anya Hindmarch更多还是一种营销的噱头,真正对推进环保购物理念起实际作用的,还将是一些低成本环保购物袋的推广使用。明星的效应让“我不是塑料袋”成为时尚,其价格也就有了飙升的理由,也使其成为环保营销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你我都能做环保“时尚创造者”
实际上,许多人买不起昂贵的名牌环保服装,甚至舍不得用一个月1/10的工资去购买一个棉布的环保口袋,但仍然可以时尚地环保一把。
不久前,北京对辖区内小汽车实行了几天单双号行驶办法,空气污染一下子减轻了不少,当你少开一天车时,你是时尚的;不必专门去购买“I’m Not a Plastic Bag”的袋子,当你在超市购买完商品放进自己随身携带的袋子(即便它是只尼龙袋),你也是时尚的;当你随身携带饭盒,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时,你不仅获得了更健康卫生的食品,更成为了时尚的环保代言人;把空调调到适当的温度、不让电器待电、去饭店时点能吃得完的菜……环保不仅仅是时髦的时尚,而且成为人们自身修养的一部分。
从环保角度来讲,设计师设计一个棉布的做工精良又有设计感的便宜手袋来支持环保,比设计一个豪华的皮毛手袋要好得多。有人总爱紧盯时尚圈里的奢华浮夸,其实,就算环保仅仅是时尚潮中人脑子里的点滴意识,也是难能可贵的。因为追求时尚而肯为环保做一点小事,比如说拿着类似“I’m Not a Plastic Bag”所倡导的棉布袋去购物,而拒绝过度使用超市提供的塑料袋,同样是环保。
淀粉塑料袋:环保救星?(延伸阅读)
要是在以前,想看一个塑料袋消失在你面前,除了用“火刑”,基本没有别的办法。即使把它埋入地下深处几十年之久,再见面,恐怕也只是你认得它,它不认得你了。同时,塑料的原料石油资源越用越少。于是,可降解塑料袋应运而生了。
目前,在市面上推行的大多数可降解塑料袋的化学成分是“淀粉改性聚烯烃聚乙烯”,含淀粉在90%以上。结束其正常使用寿命后,再经过半年到1年时间就可以完成所有降解过程。全淀粉塑料的生产原理是使淀粉分子变构而无序化,形成了具有热塑性能的淀粉树脂,淀粉在各种环境中都具备完全的生物降解能力;塑料中的淀粉分子降解或灰化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对土壤或空气产生毒害;淀粉又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绝,对资源的节约也有很大的作用。
这么好的一项发明按理应该广受欢迎,但为什么迟迟没有流行开来,甚至在很多地方大力推广却惨遭失败呢?笔者对一些百货商场做了电话调查,结果没有一家商场有计划使用或引进可降解环保型塑料袋。杭州茂达环境生化有限公司的许先生分析其中可能的几项原因:
首先,大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如果整个社会都倡导重视环保,那么大家就会把它当作一件自己的事来做。而目前,似乎这些都离我们很遥远。
其次,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还是相当高的。可降解塑料的强度较低,所以为了达到同样的承重量,它要比普通塑料袋加厚加粗,而可降解塑料的价格本身又要比非环保塑料至少贵1/3,如果一个中型超市每天要消耗掉近1万只塑料袋,按每只0.3元来算,一年就要增加100多万元的支出。这笔支出肯定让商家心里淌血。
另外,在技术方面还不是很成熟,我国目前生产的淀粉塑料绝大多数为填充型淀粉塑料,即在非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淀粉,通过淀粉的生物降解而致使整个材料物理性能崩溃,但这种“崩溃”后的剩余部分中的PE、PVC等还是依然不可能降解而一直残留于土壤中,日积月累同样会造成污染。
凡含淀粉的降解塑料耐水性都不好,湿强度差,一遇水则力学性能大降,要是大雨中拎着几大包东西,会不会手里的袋子起了反应化作了淀粉了呢?
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也是检验可降解塑料袋的惟一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