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广东制造”,“三来一补”、“加工贸易”通常成为很多人思维定势中的代名词。但是,“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往往意味着依赖性强、利润率低。一旦国际国内市场“风吹草动”,“广东制造”的抵抗风险能力就成为严峻的考验。
有识之士提出,要想增强“广东制造”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必要打造具有强大张力的品牌影响力,即进行“品牌突围”。
创新之路
昨日,在“102届广交会”现场,格兰仕常务副总裁俞尧昌告诉记者:“在第101届春交会上,虽然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扬、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空调、微波炉等产品的出口价格普遍上扬5%-10%,但是,北美、欧洲等地主流渠道商的下单量不减反增,平均增幅在三成左右。”
俞尧昌认为,粤企抵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的一个重要支撑,就是产品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张。他承认,“中国制造”被国外有些人“妖魔化”,这给主力军“广东制造”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促使企业积极转换思路,谋求从“制造”向“创造”提升。作为“黑电”微波炉的最大制造企业,格兰仕在本届广交会第一次公开发布了冰箱、红酒柜等“白电”产品,在俞尧昌看来,这是格兰仕品牌延伸的一大步。
美的集团副总裁黄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对于已有40年历史的美的,创新正成为擦亮招牌的途径。据其透露,现在美的每年投入科技方面的经费占销售收入的1.2%—1.5%。目前,该集团已具备平均每天开发2项新产品和每天申请1项专利的自主创新能力,旗下有空调、电风扇等十大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新兴产业的竞争更是研发的竞争。为了争取“技术话语权”,中兴通讯和华为每年确保在科研开发上的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0%。华为出色的结盟战略,也是其打响品牌的一大策略。1998年华为与IBM合作的“IT策略与规划”项目正式启动,50名IBM的专家从此开始陆续进驻华为;在通信领域,携手美国高通,这种上下游厂商的联合,让华为在很多前沿领域中发挥出了其研发体系的优势,用较低的成本完成了从“土狼”向“狮子”的转变。
渠道攻坚
“广东制造”要寻求品牌突围,不可忽视渠道攻坚。
“广东制造业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坐地经商’,对中间商订单的依赖性太强了!”长期从事珠三角区域经济研究工作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丁力这样看待“广东制造”的境遇。在广交会场内忙着联系客商的鞋厂老板刘先生,对此大为感慨,自己工厂的一双鞋卖给中间商是16美元,只赚了不到1美元的加工费;这双鞋几经周转出口到国外,有的价格就冲到了60美元。
刘先生坦言,随着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的增加,再这样做下去,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但是自己作为小企业,要持续投广告、打品牌,确实没有这个实力,最现实的做法就是减少中间环节。丁力也表示,加工贸易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迟早是要走到尽头的,因此,加工贸易一定要转型,但现阶段还没到树品牌、搞创新的时候,不可能“一口就吃成胖子”。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改变对中间商订单的依赖性,跨过中间商这道槛,从被动接单到主动接单。
“对于传统加工贸易型的‘广东制造’,设计能力的提升将是打造品牌的关键要素。”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回顾意大利时装跻身全球时尚前沿的历程不难发现,它是“加工基础带动设计领先”的一个实证。早年的意大利时装与法国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但重要的是,它以品质著称,从给法国品牌做加工开始,逐步跟上世界潮流,出现了瓦伦蒂诺等一批设计大师,最终将意大利时装推向世界。
“有形之手”
树立“广东制造”品牌,企业在行动,政府的“有形之手”也在发挥着效用。随着“顺德家电”、“佛山陶瓷”等一系列区域品牌的问世,广东省开始了以“广东制造”产品打造世界区域品牌的进程。
近10年来,广东形成了诸如顺德家电、南海铝材、古镇灯饰、龙江家具、虎门服装、狮岭皮具、盐步内衣、西樵纺织等产业集群。据统计,广东省有100多个这种上规模的产业集群镇区,其中实际生产能力在500亿元-1000亿元的有30多个。而在产业集群区域内,小而散的现象又较为普遍。为破解这个难题,增强“广东制造”的品牌竞争力,需要挥动政府的“有形之手”,制定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目前,一场涉及数千亿元以上产值、集合产业集群整体力量的“区域品牌”工程,正在广东全面展开。
广东省工商局商标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一个产业集群用一个“大名”,统一用一个“品牌”,将产业集群内企业捆在一起,可以用统一标准规范镇区各企业,提升内在质量和经营水平,最终打造出既有名气、又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知名品牌。这是一个缩小与国际品牌差距的捷径。
据悉,广东省计划在五年内扶持建设包括九大支柱产业在内的30个产业升级示范区,打造50个区域品牌,通过创建区域品牌,形成合力,将“广东制造”导入品牌构建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