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商风采
他的创业路一波三折,在残酷的市场上多次碰壁,最终从家乡资源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迅速崛起。执著、远见,使他即使多次面对困境,也依然能够坚持,最终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萌芽首次做生意赚五百多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陈荣辉,在六兄弟中排行老三。小小年纪便跟着父亲卖豆腐、牛肉等食杂。1979年,初中还没毕业的他听说山西太原缺少布料,感觉是赚钱机会。
“当时筹了五六百元,买下一些布料跟同学去太原,没想到带去的布料异常受欢迎,成本500元的布料卖到了1000多元。”第一次出远门做生意,就赚了500多元,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他初次尝到甜头。
很快,他又发现了其他领域隐藏的商机。“去太原期间,我发现当地皮鞋货源奇缺,当时就盘算着要做鞋生意。”返回家乡后,他着手创办制鞋厂。“这是我人生中的首家工厂,当时,技术员就是街上请来的修鞋匠。”他说。尽管刚开始生产出的皮鞋款式不多,在市场上还是很受欢迎。
挫折判断失误致鞋厂倒闭
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时,一次失误却让他狠狠地摔了一个跟斗。“当时市场流行尖头鞋,太原市百货商场的经理问我能不能生产这样的鞋。回来一商量,技术员认为把木鞋楦削尖一点就行了,答应了。”
首批500双尖头鞋送到太原商场,不到一周就卖完。但十来天后,500双鞋子全部退货。原来,由于技术人员不内行,鞋楦前面削尖后,后跟没有适当延长,穿41号鞋的顾客得拿43号才能穿。那一年,他亏本了,鞋厂也随之倒闭。
转型借家乡资源办加工厂
鞋厂倒闭使他待业了半年。其间,他发现自己所在的晋江洪宅村,每天都有大量的生牛皮被温州人收购,而晋江制鞋用的皮料又大都来自温州。
“从温州人的生意经中,我感觉可以利用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做自己的生意。”1984年底,在家人支持下,他拉起村里的几个亲戚朋友,从温州请来技术员,开始了皮革的生产,办起晋江首家牛皮加工厂。
此后,客观残酷的市场状况,让他认识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技术工艺丝毫不能马虎。他潜心钻研,不断改进工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依靠当地丰富的牛皮资源,逐渐打开局面。
触动香港考察引入新合作
生意稳定了,他想扩大产能,使企业再上新台阶。1987年,他首次到香港考察,受到很大的触动。“看了香港市场上的产品和价格,我瞪大了眼睛,当地市场价格比我们高了两三倍!”他说,“经过细心了解,我发现原来我们的牛是耕田的,经常挨打,有些部位的皮会很硬,而他们的牛是专门养来吃肉用的菜牛,皮质就会更柔软匀称。”
他决定联合香港同行,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把皮革产业做大。“当时,香港的朋友注资30万元,我公司的流动资金加设备价值60万元,合起来共90万元,签了10年的合作合同。”
在合作的10年里,他带领公司不断创新和摸索,使企业得到长足进步,并把产品销往海外市场。
突破成国际大品牌供应商
1997年,与香港朋友的合作期结束,他独自掌管企业。“这时,我意识到需要外聘人才,因为我们兄弟几个文化水平不高。”这一年,一位台湾人和一位韩国人慕名而来,被求贤若渴的他分别放在公司副总经理和技术总监的岗位上。接着,又有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加盟。新鲜血液注入了。
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平均每两个月就推出一个新产品,近80%的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001年,他成为国际品牌锐步在中国内地惟一的皮革原料全球供应商。此后两年,又相继成为耐克、阿迪达斯两大品牌的皮革供应商。“国际品牌往往需要沟通1年多才能接得下订单,他们对生产管理和安全有严格的要求,大大促进了公司管理素质和企业文化的提高,使得我们不仅引进客户,还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学到大量的东西。”他说。
与国际品牌的接轨,帮助其生产经营管理实现质的飞跃,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如今,他的企业投资总额5亿元,厂房面积1.1万平方米,年产皮产品8000万平方英尺。
发展有创新意识欲造牌
在业内已小有名气的他有一颗不满足现状的心,懂得捕捉商机。2003年一次打高尔夫的经历,就曾触动他敏锐的商业神经。
“早上高尔夫球场草皮的露水很多,不久运动鞋就都湿了,又不可能穿着雨鞋去打球。如果有不透水的运动鞋该多好啊。”那时,他想到,自己是做皮革的,运动鞋透不透水跟原材料有直接关系。一回到公司,他马上给技术员出了道难题———研发不透水的牛皮!
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反复研究和实验,这种既防水又透气的牛皮研制成功了。新产品一投放市场就独占鳌头,受到欧美客户的青睐。
“我们已申请了国家专利,目前在全世界也只有我们拥有这项技术。”他自豪地说。
如今,他又把眼光投向皮具市场。“五年内,我们的计划是要把整张精皮直接做成成品皮,然后做成皮具。市场上已经认同我们是做真皮的,我利用同一品牌直接生产成品,卖给消费者,自己做专卖店,打造自己的品牌。能无数倍地扩大市场。”□吕振震文/图
人物名片
陈荣辉
泉州市皮革行业协会会长
峰安皮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晋江市进出口商会常务副会长
晋江青阳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