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英才奖”得主每人获奖10万。 扬州网讯(记者 尚东 金明) 在前天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上,倪云达、张培弟、刘思诚摘取“科技创新贡献奖”,张怀德、张洪熙、许金来喜获“科技创新英才奖”。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又有哪些制胜法宝?会后,本报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科技创新贡献奖”得主倪云达 必须掌控行业话语权
倪云达是个传奇人物,仅用5年时间,他就从一个箱包商人,转身为国内光伏产业的一名领军人物。前天,倪云达更是喜事频频,在开发区总投资45亿元的多晶硅项目一期工程开始投产,他本人也获得扬州市“科技创新贡献奖”。而在不久前,他刚刚以身价18亿元,登上《2008胡润百富榜》。
倪云达表示:“荣誉给我带来的更多是压力,顺大多晶硅今天开始投产,成败在于一年时间,做得好,将带动下游一大批产业发展,目前晶澳、尚德都已在扬州落户,都是在等顺大产出的多晶硅,将来会有更多的下游企业落户扬州,这些企业体量很大,产值上百亿是很寻常的事,给扬州带来的千亿级产业将看得见、摸得着。”
“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做企业要有眼光,要有胆量和洞察力。”倪云达说,如果没有行业产品的话语权,企业的发展就会永远处于被动地位,而科技创新将是制胜法宝。按照他的设想,扬州太阳能产业要在明年6月份达到一定规模,这个规模能在国内行业拥有话语权。
“科技创新贡献奖”得主张培弟 做“绿色化工”领航者
“实友化工要致力于做一个安全、绿色、环保,质量和效益都一流的企业。”实友化工董事长张培弟喜获“科技创新贡献奖”后表示。
重油催化是石油化工产业最上游环节,卡住了这个环节,就意味着占据了行业的制高点,因为重油裂解的烯烃类产品,是化工产业的基础原料。
实友化工现正处在行业的制高点上。今年9月27日,一期项目投产,总投资1亿美元的100万吨/年重油催化制烯烃装置、3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1万吨/年硫磺回收及酸水污提装置等开始启用。预计全面达产后,年销售额可超过60亿元。
“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可以和谐统一。”张培弟认为,一个绿色化工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使环保成为企业盈利的途径,将绿色变成企业竞争力。实友化工有很多这样的技术,如碱渣吸收综合利用技术等。
对于下一步发展计划,张培弟介绍,实友化工将依靠科技创新,向下游产业链挺进,进行延伸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记者 金明 尚东)
“科技创新贡献奖”得主刘思诚 在扬州造座“LED城”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这就好比逆水行舟,不前进或者前进得慢都叫后退。”作为扬州IT行业的领军人物,川奇光电董事长刘思诚此次被授予“科技创新贡献奖”。
“一个企业要成功必须要抓住机遇,而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企业。”刘思诚说,如果说机遇是偶然因素,那么产品研发、人员培育等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条件。
6年间,川奇光电在扬州从最初租用厂房,完成了到现在形成一个产业园区的美妙跨越。“当我们决定做大做足LED产业时,就确定将整条产业链搬到扬州。我们在扬州要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厂,而是在造一座‘城’。”刘思诚透露,自LED项目上马后,艾迪森封装、金利精密支架等配套企业陆续被川奇光电搬进了规划中的LED产业园,LED产业链开始逐渐清晰。同时,川奇还着手将薄膜电晶体研发中心和LED研发中心引入园内。
刘思诚还透露,下一步川奇光电打算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引进能生产全部LED所需零部件的企业,以形成国内最完整的LED产业配套基地。“到2010年,LED产业园将能发展到150亿元的产值规模。” (记者 尚东 金明)
“科技创新英才奖”得主张怀德 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研制出世界最大的穿孔机——“巨龙穿孔机”,建成了我国第一条20万吨短流程大口径无缝钢管生产线,获得了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金桥奖”……诚德钢管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上成就突出。此次,公司“领头人”张怀德荣获市“科技创新英才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张怀德说,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诚德钢管每一次重大飞跃靠的就是创新。1999年,张怀德决定开发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钢管市场临界产品——大口径无缝钢管,并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穿孔机——“巨龙穿孔机”,建成了我国第一条20万吨短流程大口径无缝钢管生产线,创造了4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面对公司未来发展,张怀德说,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必须长期持续深入下去。 (记者 尚东 金明)
“科技创新英才奖”得主张洪熙 科技将助农民致富
张洪熙是江苏省里下河农科所研究员,此次获得“科技创新英才奖”,也是唯一获奖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张洪熙表示,作为农业科技人员,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责无旁贷。
作为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化首席专家,张洪熙对农村农业工作非常熟悉。他表示,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看,农村和农民致富必须要有科技支撑,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他对此责无旁贷。
张洪熙从事水稻育种与栽培研究几十年,研发了旱育无盘抛秧技术、无盘抛秧剂、全量麦草还田轻简稻作技术等。累计推广2.8亿亩,增产粮食190多亿公斤,创经济效益200多亿元。目前他正在做的课题有粳稻超级稻育种、籼稻超级稻育种、麦草机械化还田等,扬州今年有47.5万亩农田推广了这些技术。而去年开始推广的扬粳4.38品种,不但可有效克服条纹叶枯病的危害,而且能将水稻亩产从55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记者 尚东 金明)
“科技创新英才奖”得主许金来 扬农要做百年企业
20年来,在扬农化工集团的财务报告中,找不到亏损记录;“十五”期间,扬农更是保持着42.9%的年利润增长率。总结成就,刚刚获得市“科技创新英才奖”的扬农化工集团总工程师许金来说,靠的就是“创新”这两个字。依靠不断创新,扬农集团要创百年长寿企业。
在扬农,废物综合利用率高达96%,余热资源利用率达86%,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90%。
原来,扬农与国内著名高校联手,用两年时间研发出了对氨基苯酚生产新技术。这项“全国独创”技术已获得两项专利,还有一项正在申请中;该项目投资6000万元,而产出将达1亿元。
扬农的创新还不止这些,8万吨/年烧碱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自行设计的化盐技术摒弃了常用的氯化钡原料,技术水平全国领先;今年3月看准环氧氯丙烷的国内市场缺口,仅用5个月就成功攻关……
取得这些成就靠什么呢?许金来说,靠人才,靠制度,靠投入,“谁的技术先进,谁就受到奖励”。 记者 尚东 金明 摄影 程建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