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小瑛:今天我们谈的话题是金融危机下的品牌转型,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关注到了,有一个比较大的制造业的事件,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OEM制造商合俊倒闭,而且是哄然倒塌,各地政府也开始非常积极的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尤其
是外贸型企业向内需市场的转型。我不知道叶先生对现在我们这一批制造业目前的品牌水平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
叶茂中:其实你刚才谈到的这样一个案例,轰然倒塌,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到今年轰然倒塌的这种企业可能还不少,基本上集中在外向型的企业,过去加工企业本身还是有相当高的利润。比方说前几天我接触一个客户,他是做吸尘器的,吸尘器过去都是国外的品牌在加工,最早的时候差不多有十几个点的利润,后来变成5个点的利润,现在可能一个点都不到,他没有办法做下去了,虽然他的产能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国外的加工市场萎缩之后,逼着他只有一条路,要不就关闭这个工厂,要不就转而去做内销市场。这一类型的企业非常多,刚才我说的行业还不是典型的,像纺织业包括箱包的这些产业,玩具的产业,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这一类型的企业转而做内销市场的时候有三个要素实际上是不具备的:
第一个要素是它在国内市场是没有品牌的。
第二是它没有团队,它做类似市场的时候,它铺货,没有团队去管理,因为过去没有这样的人才。
第三它没有渠道。
没有品牌,没有团队,没有渠道。另外对国内市场不熟悉,虽然他们是中国人,但是他们一直在跟外国人打交道,做生意,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一定适合国内市场),甚至他们经常可能在国外呆着,对国内消费者包括竞争的对手都不十分
熟悉。所以这一类企业应该讲面对的市场境地可以用可怜两个字来形容,用悲惨来形容。
主持人王小瑛:实际上(就是)在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里,但是却一直没有在这个方面有准备。
主持人窦林毅:看着是近在咫尺,其实是离自己很远。点此查看全文 (http://finance.qq.com/a/20081030/003707_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