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营销 > 《突围》:走出中国式管理的迷信

《突围》:走出中国式管理的迷信

http://china.BagsNet.com   2011-06-07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我们现在买一双"美国鞋"(西方鞋),中国人可能穿不进去,在管理改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管理方面,我们的方针是"削足适履",对系统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任正非

  中国式管理的弊端

  中国式管理到底是什么?

  虽然难以清晰定义,但一些定性因素,还是可以描述的。在奇锐看来,这包括:

  •强调人情管理,忽视流程管理;重视定性,而忽视量化管理;

  •较少考虑程序性正义和手段合法性,直接考虑想要的结果,为此可以不择手段;

  •更多强调对人的忠诚,而不是对于组织的忠诚;

  •较少授权,权利高度集中;较少宣扬团队,更多宣扬领导人的决定性作用;

  •重视个人控制的手段和方法,较少去强调组织控制的技术性因素;

  •关系和人情大于程序和规则……

  这样的描述性的要素,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种。有人说中国管理文化更倾向于柔性管理,是人本主义色彩的管理;还有人说,中国式管理是一种“攻心为上、以情动人、道德管理”等。

  在企业草创阶段,利用中国式管理,往往简明扼要,灵活多变,利于团聚人心,使企业快速发展;按照中国式管理,也确实有一些企业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同时即使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也并没有能够摆脱中国式管理。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成功企业身上带有中国式管理的影子,并不能证明中国式管理的有效性。毕竟那些依靠中国式管理快速发展的企业,很少有能够做到可持续稳健的发展;相反,因为中国式管理折戟沉沙的企业却数不胜数。

  当我们去分析华为、联想等成功企业的时候,还会比较丧气的发现,在企业的中国式管理的特色之下,其管理的框架,确是彻底的西方化管理思想;是重视战略、流程化,让这些企业做大,而不是领导人的口号。

  现代管理的精髓

  美国人泰勒,是现代管理的先驱。

  泰勒曾对制造流水线上的工人进行科学试验,试验内容细化到工人将某一个零件从A点搬运到B点所要使用的时间,胳膊在流水线上所要经过的距离,以及在最科学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成本,使产量进行提高。然后,再将这些试验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设计成培训科目,制定出标准化的工作规范。

  泰勒将工作中的每一个流程数据化、标准化,力求复制到所有人。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可以看出西方管理的精髓:那就是注重数据,强调界定,以条文、规章、程序、标准等为基础,试图将人为因素限制到最低,让过程可控,从而达到可复制性,这是典型的工业化思考方式。

  中国式管理重视人的个性和悟性,但忽视建设组织的能力,缺少可复制性和继承性;所以“一个人是条龙,十个人是条虫”。奇锐认为这和我国进入工业化时代较晚有关系,在内心深处,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有小农意识。

  在刚刚结束的29届奥运会上,中国在个人项目取得不错的成绩,但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手球等未取得理想成绩,可能原因正在这里。

  奇锐认为,所谓中国式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在工业化思维欠缺,现代管理科学落后、不成熟,因此企业家不得不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控制企业和平衡关系的方法。不重制度重人情,不重流程重个人能力,这种管理特色,本质上是农业时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文化的遗留。

  这种方式并不能一味加以排斥,比如CA公司的华裔老板曾经一夜之间编完了几十个程序员需要几个月做完的工作,但CA公司现在早已退出了人们的视线;网络蚂蚁的作者,一个人编出了革命性的下载软件,但最终网络蚂蚁早就退出了应用,而FlashGet却通过商业化、团队化运作卖出了天价。

  在工业时代,那些拥有杰出能力、创新能力的天才,如果不能通过标准化、集团化作业,将创新固化为组织的能力和竞争壁垒,就会很快被市场淘汰。

  把组织对富有天赋的个人英雄的依赖,转化为执行可控的系统能力的依赖,是这个时代的要求。本质上说,我们的时代,是排斥个人英雄的,尽管看起来,个人偶像空前强大,但所有的英雄都依靠团队作战。连《铁皮鼓》的作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君特•格拉斯都聘请了两个写作助理,可以看出工业化的思维,实质上已经延伸到了艺术领域。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管理精神。既然这个时代是数字化和工业化时代,那么就有必要响应时代,去追求更精确、更注重程序正义、更过程可控的管理方法;以便让企业走得更远、更持久。
  中西管理融合

  中国的企业家,身上必然带着中国文化印记——很大程度上就是农业文明,这是一种宿命。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是环境决定这我们的生存状况,我们既然不能改变这样的环境,就必要要适者生存。

  作为工程专业毕业的营销From EMKT.com.cn人、管理者,奇锐并不认为,中国式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给“中国式管理”多少形容词,都无法掩饰它本质上与时代格格不入——尽管这种管理模式下,能够产生英雄企业家,却做不出伟大的可持续的企业。正如伟人常常把国家搞得一团糟一样,企业家不应该追求个人的伟大,而应该追求企业的基业长青。

  所以,奇锐认为,在中国做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懂得中国式管理,包括腐败经济学、政治手腕等,但企业要拥有核心竞争力、要基业长青,到了最后,却必然取决于企业与传统的割裂程度。

  所以,中国企业家既要遵从儒学孔孟之道,又要了解波特、德鲁克的经营智慧。将法治管理的制度化与人治管理情理化相结合,能够根据企业不同阶段,调整“法治与人治”的比例,最终实现法理情的融合和互动,用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和条例管理替代传统管理的无序状态、放任状态、经验主义等方面的缺陷。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应该既要借助东方传统文化经营之道的“魂魄”,同时,还需要有机结合西方管理方法,洋为中用。特别是企业规模扩张、做大做强后,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必须与企业一定的管理模式相适应。一旦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于企业的发展规模,原本先进的“生产关系”就会制约并破坏飞速发展的“生产力”,使企业产生许多效率低下、效益浪费的重大问题,于是高速迅猛的企业发展进入一条危机四伏的狭谷,出现了发展瓶颈。

  因此,适时地导入现代西方管理观念,完成企业管理升级、流程再造,对于企业走多远,将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比如:企业战略管理重安德鲁斯SWOT理论、波特行业五种竞争力量理论、波士顿矩阵图、麦肯锡矩阵图;品质管理是戴明PDCA循环、六西格玛;生产管理中的5S、十分钟快速换模(SMED)、全员生产管理(TPM)、戴尔柔性化生产、丰田精益化生产等。


  Google提供的广告

  相关文章
 • 将节日促销进行到底 2011-06-02 10:33:18
 • 微博营销:电子商务分战场之一 2011-05-30 10:04:32
 • 利用网络快速提升品牌形象 2011-05-28 12:05:40
 • 网络营销进入微时代 锐意传播倡导系统化执行 2011-05-28 12:03:57
 • 电商网络营销急需新法则 广告性价比是投放关键 2011-05-28 11:56:09
 • 广告泡沫下的电商“轻营销” 2011-05-28 11:53:34
 • “能用”是用人的最高境界 2011-05-28 11:40:45
 • 新时代下区域经理的五重职能 2011-05-27 12:17:08
 • 沼泽带:管理学界的“四大迷失” 2011-05-27 11:58:48
 • 浙江广东江苏等地中小企业扎堆倒闭 2011-05-27 09:44:11

  我也说两句 已有评论 查看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 招纳贤才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 站点地图 | 帮助中心
中国箱包网(BagsNet中国)   ©2003-2009   免责声明   粤ICP 05015913
中国箱包网服务热线:020-36322918 传真:020-36322968      邮箱:china#bagsnet.com
全球BagsNet :中国站 | 国际站 | 台湾区站 | 英国站 | 美国站 | 意大利站 | 德国站
3721中文实名 本站网络实名: 中国箱包网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本站通用网址:中国箱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