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厦门市有50%的服装企业以出口外销为主。正在发生的金融危机让不少服装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冬。不过,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艰难渡日,有一些企业通过未雨绸缪或积极转型,甚至还迎来企业自身发展的春天。那么,他们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过冬”法宝呢?而其他企业又能从中得到哪些借鉴呢?
今年元月至今,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已经波及到厦门市的进出口企业,不少服装企业缩减了生产量。不过,也有不少企业练就了一身过硬的“过冬术”,在严冬中傲然绽放。
厦门斯美泰服装包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出口外销为主导的企业,眼下来自德国的客户正在与他们洽谈一笔价值千万元的服装订单。
奥斯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厦门代表处首席代表贺夫曼:我们已经和斯美泰合作了六年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还将继续和斯美泰合作
在过去几年中,斯美泰实行了几项重要战略,最终使企业在这场严冬中赢得先机。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厦门以外的三四线城市,一些业务也外包给江西九江、共青城等服装基地,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腾出的厂房被改造为研发、营销中心和经济型酒店,为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收益。目前,企业每年通过非主营业务获得的收入已达到一千万元。
厦门斯美泰服装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向阳:我们把工厂内迁到成本比较低的现在我们在连城那边已经有占地200亩已经有15000平方米的厂房现在已经有1000个工人左右了我们是投资多元化把我们现有的厂房作为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与此同时的话按照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发展第三产业现在我们的锦江之星已经开业现在成为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这次金融风暴到来的时候一个很好的现金的一个来源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作为一家出口型的服装企业,斯美泰去年起就考虑向国内市场转型,并成功控股厦门十大服装品牌之一的“黑眼睛”服饰。利用“黑眼睛”这一驰名品牌,斯美泰轻松掌握了全国将近400家门店的营销网络,为企业今后发展内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厦门斯美泰服装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向阳:作为一个外销型的企业要自己做品牌很艰难所以我们就采取收购控股兼并这种方式我们对黑眼睛我们设想说一方面我们要引进战略投资者提升这个品牌从原来的城市布包成为一个女性的一个时尚用品的公司与此同时我们会引进国外的设计师像意大利还有法国设计师帮我们推出一些最时尚的用品
金融危机考验着企业的应对能力。有的企业长袖善舞,从国际舞台转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起发展,并依靠充足的现金流安心“过冬”。还有的企业是在严冬中把握机会,积极开拓国外新兴市场。对这部分企业而言,目前的危机反倒是一次大好机遇。
万杰隆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内销为主的服装企业。在万杰隆的工厂里,记者看到生产线一派繁忙,企业的负责人说,在近期的春夏新品发布会上,万杰隆订单递增了50%。企业认为,坚持自有品牌战略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为了培育自主品牌,万杰隆从创办之时,就放弃了贴牌代工的扩张道路。 厦门万杰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许木杰:企业刚开办的时候我们就考虑要做自有品牌做自己最有核心竞争力的东西要掌握在企业手里而不是盲目的尽可能扩张然后贴牌等等那可能一下子可以把这个企业撑得很大但是所有的东西都掌握在别人手里人家说走就走所以那时候我们第一感觉就是一定要做自己的品牌所以我们第一件产品下线就是做万杰隆产品
万杰隆目前在全国有1300多家门店,企业的战略选择是,在一二级大中城市树立品牌形象,在三级城市赚到真金白银。此外,企业还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开辟网络营销模式。今年8月8号,万杰隆的网上专卖店正式开张,不仅缩减了经营成本,还争取到不少订单。
厦门万杰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许木杰:奥运会开幕的那个晚上我们公司成立了这样一个“康民网”我们为什么做这个第一起推广作用第二确实能让我们经营成本大大降低比如一个网店里面可以陈列上千个品种的产品但上千个品种的产品如果要放在我们一个实体店里去可能要承担的租金费用可能是我在网店里面的5倍左右那这样的话我们无形当中可以以20%的成本去做一样的营业额
万杰隆的传统优势在于国内市场,在当前许多企业出口受阻、试图转向内需市场的情况下,万杰隆逆势而动,在最近的国际采购交易会上拿到了巨额订单。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南美新兴市场,是万杰隆的下一个战略目标。
厦门万杰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许木杰:在两年前我们这个品牌已经进行了国际注册我们现在有意识的通过我们自有品牌的出口我们主要想寻找这样的机会所以在我们做好内需产品的同时通过这样的平台也来寻找我们自有品牌的出口这正是我一个拥有自有品牌而且出击最好成本最低的时候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被称作“世界工厂”,贴牌外销曾是国内很多服装企业发展的捷径。这次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严峻的挑战,更让企业能够冷静审视行业未来的发展。从“为他人做嫁衣”,转变为以自有品牌闯荡天下,这将是国内服装产业升级转型的一种必然选择。
在这一轮危机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品牌战略是企业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缺失品牌战略的企业往往只能借助经济的繁荣周期得到暂时发展,一旦经济周期下行或经营环境恶化,这类企业往往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厦门圣达威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章爱民:比如我感觉到这次给我们带来比较好的一个现象是什么大家都冷静下来原来看来做事情是要一步步的踏踏实实在做我们在做品牌我们也做了这么多年了在原来基础上不断升华在这个过程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感觉到春天来了
面临出口受阻,不少外向型企业考虑转向国内市场。相关人士分析说,对厦门市的服装外销企业而言,危机所带来的或许将是企业升级转型的一次难得机遇。
厦门斯美泰服装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向阳:我们觉得在一个国家的战略来说我们一直都分析了我们中国是以外销拉动型的这样一个国家原来南韩台湾香港新加坡基本上到一定程度以后都是要走产业升级转型的这条路所以三四年前我们就意识到单纯靠外销这条路不能长久所以我们开始做了这些转型三四年前我们做了很好的准备
厦门目前有规模以上的服装企业110多家,其中有50%以上是做贴牌加工的外销企业,而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厦门服装行业也在反思,如何结合厦门发展总部经济,将厦门市提升为服装品牌中心和设计中心。
厦门市纺织服装同业商会秘书长刘秀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际上也应该思考自己的定位我感觉像厦门这么小的地方弹丸之地适不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个应该得到大家的反思如果说政府能够确确实实把厦门作为一个纺织服装中心设计中心或者研发中心来扶持的话然后建立这个平台会吸引更多中国名牌国际品牌到厦门来入驻实际上对整个厦门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面对危机,厦门服装企业通过品牌收购、服务外包、网络营销等手段,在金融风暴中也能挖到金子。实际上,不仅是服装行业,重视品牌化生存,提高附加价值和竞争能力,这几乎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宝贵经验。放眼全局,提高全行业的品牌竞争力,实现厦门服装产业的升级换代,或许将是这次危机带来的最大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