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模杜鹃(右)为路易威登拍摄的手袋广告
“挤过一次一次的独木桥,跨过一次一次的雪山,还没有到达山顶,却要想着如何下山了?”从十几岁第一次参加模特大赛,辗转全国参加了二十场以上的模特大赛,经历过大赛黑幕,也凭实力获得了不少奖项,中途碰到过潜规则,但也靠自己的优势获得了经纪公司的力捧。
青春华年付与廿场模特大赛
如果算上进入模特圈之前的舞蹈大赛和选美经历,小池的青春年华就是在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中度过的。
2002年,一场一场模特大赛捧红一个一个新模特。但第一次参加模特大赛的小池,显然还没有准备好。“我那时候什么都不懂,连基本的大赛流程都不知道,就一个人大胆地去报名参加比赛了。”显然机会也没有留给未能做好准备的小池,她成了别人成功的垫脚石。
“如今在国际T台中最红的中国模特杜鹃,就是在2002年新丝路模特大赛总决赛中成名的,她当时拿到了冠军。”小池如此评价杜鹃,“其实杜鹃当时也压跟儿不会走台,但她的才艺确实非常突出。”随后杜鹃头顶冠军光环,逐渐走向世界;输在起跑线上的小池却依然没有放弃模特之路。
但小池没有放弃自己的模特之路,她继续一个人背起行囊往来北京、上海、广州、山西等城市,频繁地参加各种模特比赛,慢慢摸熟了模特比赛的套路。
然而,现在的模特大赛实在是太多了,一场模特大赛无法再引来众人的关注,同时也无法捧红赢家。在过了25岁的年龄上限后,小池自知自己错过了“那个模特成名最好的年代!”
与同龄超模的距离就像月亮到地球
1米79的身高,标准的鹅蛋脸,大而明亮的双眼皮,有点嘟嘟又稍有点厚的嘴唇,小池举手投足风情十足、气质优雅。
拥有如此出众的外在素质,也有经纪公司的力推,可要成名依旧不是那么容易。“一线品牌的秀我参加过不少,不过我还没有达到那种客户主动来点名的那种地位。”小池的日常生活,就是不停地参加各种走台的面试机会,有的被客户选上了,有时也会被筛下来。无论是选上还是筛下,她都开始坦然面对。
如果说当年她还想过和杜鹃一争高下,如今的小池已经深知自己与超模的距离,就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即使如月全食般在国内的一线品牌秀中偶遇超模,但两人的身价、排场、待遇等皆不相同,另外稍稍让小池有点自卑的是,她到如今都没有去欧洲走过大牌秀。
“可能是没有机会了。”小池笑着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明亮,带点自嘲,但她眼角皱纹却透露了她的一丝不甘心。
除了走秀还能做什么?
不管是不是能够大红大紫起来,小池都已经在考虑转型的问题。
但问题是,小池要转行,她去做什么呢?
“我要做与模特行业一点也没有关系的职业。”小池开着玩笑说,这么多年的模特生涯,稍稍都有点厌倦了。“模特的生活,表面很华丽,实质很寂寞。”小池告诉记者:“忙起来的时候,常常全国各地的飞,不工作的时候,经常一个人呆在自己的小公寓里面。模特看起来风光华丽,但我们这样的工作状态,很少能有很多朋友,真正多接触的也是化妆师、摄影师,朋友少、生活单调,就是面试、工作、休息。”
小池在不工作的时期,也会喜欢吃东西,像小女生一样喜欢购物,但她一想到未来的转型之路,内心就开始了迷茫。
“除了走秀台,我还能做什么呢?”回答不了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小池就决定不去想了:大不了去卖猪肉,德国不是有个模特跑到新西兰去做屠夫了吗?小池对记者说她不去想未来的事情了。
名模背后的辛酸点滴
吕燕:吕燕曾是典型的“北漂族”,兜里只有几百块钱,跟一朋友一起住在一间简陋得不用交房租的地下室里,每餐到食堂买一个馒头充饥,出去面试就坐5毛钱的公交车或是“11路车”(两条腿开动自己走)。到巴黎去时,吕燕因为“语言不通,完全是一个聋子加哑巴,住到了一间9平米的斗室里。据说吕燕在异乡的第一个月,食谱上只有一样东西——蛋,她号称当时一共吃了100多只鸡蛋。原因仅仅是因为她不认识其他食品包装上的说明,自己也不会表达要买什么。
马艳丽:从皮划艇运动员到超模再到服装设计师,马艳丽两次成功转型。让她对模特职业生涯记忆深刻的是某一天她创造过的一个纪录。“曾经在一个晚上,我试穿了200多套衣服。试到后来,真的是站在那里成了机械人一样,完全没有感觉了。”
杜鹃:她曾经在接受访问的时候就说,走秀的时候经常脚会磨破皮,贴上一块创可贴还要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