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界记者 潘颍 立里
路漫漫——中国皮鞋抗争反倾销税 时间:2006.10——2009.12 事件:欧盟反倾销 关注指数:10 震撼指数: 9.6 2006 年10 月,欧盟委员会开始对中国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措施期限为两年。2008年10月3日,欧委会不顾大多数成员国反对,坚持对该措施发起日落复审,复审期间继续采取反倾销措施。2008 年11月,欧盟委员会就皮鞋反倾销“日落复审”得出抽样结果,包括奥康在内的7家鞋企被抽中,并进入书面答辩程序。2009 年1 月,欧盟委员会反倾销调查官员开始对7家抽样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商务部派员对核查进行监督并与欧委会核查负责人进行了沟通。4月,欧盟反倾销听证会召开。 16.5%的反倾销税终止还是继续,将取决于欧盟公布的对中国鞋反倾销“日落复审”(即征收产品反倾销税期满进行的行政复审)的裁决结果。为争取有利裁决,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率团出征、游说欧盟。我们《皮界》报也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报道。 11月19日,欧委会就是否对中国皮鞋继续延长15个月的反倾销税向成员国征求意见,参与讨论的27个成员国中15个国家反对延长反倾销税的计划,10个国家支持,2个国家弃权。这意味着该提案已被否决。这对中国鞋企争取反倾销税无疑是个好消息。初步表决结果出来后,本报走访企业,得到的结果竟是:“对欧盟最终裁决结果并不乐观。” 企业家是敏感的,在短暂的兴奋之后,又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欧盟委员会不顾多数成员国的反对,于12月2日向欧盟理事会建议,要求欧盟对中国皮鞋继续征收15个月的反倾销税。欧盟对这一提议给予外界的解释是,原本反对继续征收反倾销税的德国、奥地利和马耳他3国这次决定在接下来的投票中弃权,这也就意味着,在欧盟将于明年1月举行的日落复审中,支持继续征收的国家将占据上风。 12月22日,欧盟部长理事会议通过表决,对中国和越南产皮鞋所征反倾销税再延长15个月,此结果最迟将在2010年1月3日公布实施。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发表谈话指出,中方将就此上诉WTO争端解决机制,并采取相应措施切实维护中国产业的合法权益。详见本报本期。
温州商人的俄罗斯之劫 时间:2009.7 事件:温州商人在俄罗斯被扣押 关注指数:10 震撼指数:9.3
莫斯科移民局新闻处处长科尔尼洛娃于2009年7月8号宣布:“联邦移民局工作人员在切尔基佐沃市场内发现一个非法宿舍,在那里扣押了约150名中国公民,其中50人签证过期,他们将被驱逐出俄罗斯。还有大约100 人应该在10 天内离开俄罗斯,因为接收单位因裁员而拒绝继续雇用他们。” 此前一天,在切尔基佐沃市场周边,俄方已经两次扣押中国人。7月7日早晨,约100 名越南人和中国人以及少数塔吉克人试图堵塞切尔基佐沃市场对面的晓尔科沃公路,以此抗议俄政府关闭该市场。俄内政部特种部队值勤人员逮捕了抗议者。此外,俄执法人员7日在该市场进行检查时还发现了数十名涉嫌违反俄居留制度的外国公民,包括位于该市场的阿斯泰(AST)公司的一间仓库内的16 名中国公民以及在另一个地方的38名其他国家公民。今年6 月初,俄罗斯官方以部分商品存在有害物质为由烧毁了中国商人22 柜集装箱的童装与童鞋。而在去年9 月份俄罗斯打击“灰色清关”行动中,有总计7000个集装箱的中国货物被俄方查扣至今,涉及3万名左右在俄华商,温州鞋事件继2005年后再度掀起高潮。 据调查,事件起因是俄罗斯的内部斗争,而温州商人,却成了牺牲品。温州商人在俄罗斯的遭遇引起了国内的高度关注。 针对这一事件,《皮界》报走访了一些企业家。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表示,中国鞋企要自强。他认为,在风云莫测的国际市场,灰色清关、反倾销等贸易壁垒迟早是要来的 ,与其诸多抱怨,不如从自身找原因,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业机构,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加强品牌建设,才是应对一切的最好方式。
有很多企业认为,这次俄罗斯政府强行关闭切尔基佐沃大市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但我们无法改变别人,那就只好改变自己。
家族式管理的悲剧——王敏事件 时间:2009.4 事件:远东王敏户籍被篡改 财产被转移 关注指数: 9.5 震撼指数:10
他年过40却遭逢巨变。从知名企业家到身陷精神病院,财产“被转移”、兄弟背叛,是什么让同胞骨肉形同陌路?2009年《皮界》27期“特别策划”聚焦王敏事件,以远东王敏切身经历,讲述了一个现实版的家族恩怨。 2009年4月22日,王敏在平阳县公安局办理户籍迁移手续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户籍被人篡改,二代身份证被人领走。更让王敏惊奇的是,户籍上的照片竟是自己的亲弟弟王怀。接踵而来的是公司名下5000万股权被变更,市值5个亿的公司资产不翼而飞。后经调查发现,5000万股权的去向竟是被转移到自己的弟弟名下。经鉴定,股权变更的签字不是王敏本人所写,对此,王敏的弟弟不仅没有知错悔改之意,还骗哥哥到自己住处,预先埋伏好侩子手强行把王敏送进了温州精神病院。最后王敏经妻子各方奔走做证明,才被解救了出来。 此事经多家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引起了皮界行业强烈的关注。闹得沸沸扬扬的远东皮革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事件背后给我们带来哪些反思?为了更好的解析这个家族企业的悲剧,我们请出了本报法律顾问陈启宣律师、广东企业家领导力商学院院长温舟教授、著名管理专家曾伟教授等等,他们分别从法律、企业管理的角度,就远东事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和观点。提出了企业家们应该思考的若干深层次问题。 陈启宣从法律的角度来说,王敏身份证被冒领事件、股权被转移和被强制送精神病院事件,应当用法律武器对行为人的违法行为提起控告、申诉或诉讼,维护其合法权益。同为律师的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潘宗懿则认为,远东集团缺乏有效的企业法律管理,是导致该企业目前深陷窘况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管理专家曾伟教授表示,王敏家族事件,表面上看是利益冲突,但实际上是理念的冲突。导致事情恶化到如此境地的最大原因,应该是王敏要做企业管理变革,想从家族式企业转变成现代企业。这件事情不能用简单的对和错来评价,只能说王敏的价值观与家人的价值观不同。王敏想把企业做大,变成一种社会企业,社会资产,王敏更具有大我精神,家族成员没有跟上他的观念转变,这是很可悲的。 广东企业家领导力商学院院长温舟教授认为,只有建立企业危机管理系统,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长治久安”。远东企业作为我们民营企业危机管理的典型案例,可能根本就没有重视过危机管理这个问题。
悲中有喜 点燃烽烟——星期六、匹克、喜得龙相继上市 时间:2009.9——2009.10 事件:星期六、匹克、喜得龙上市 关注指数:10 震撼指数: 9.5
2009年9月3日,国内女鞋行业三甲之一的星期六鞋业正式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成为首家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女鞋类公司。这也令本来一家独大的国内女鞋市场烽烟再起。 和百丽、达芙妮等知名品牌一样,佛山星期六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女鞋制造及零售商,它自创的“ST&SAT”品牌,在中国内地已经建立起1205个品牌连锁店,2007年营收6亿多元,净利8571万元。在中国女鞋企业上市的品牌中,百丽国际2007年5月在香港上市,达芙妮国际在香港以永恩国际名义集体上市,千百度在新加坡上市,星期六就成了第一家在A股市场登陆的女鞋品牌。 制鞋行业是一个成熟的传统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与百丽、达芙妮相比,“星期六”的特色在于:始终坚持“单纯一致性”的多品牌策略,即垂直一体化地专注做女鞋,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采取百货商场,贴身跟随、模仿百丽的方式,广辟“店中店”,回避“路边店”,从而实现了快速发展。星期六的上市,不但让国内女鞋市场再起硝烟,也给其它的鞋企以借鉴和激励。 在星期六上市后不久,匹克、喜得龙相继上市。 2009年9月29日福建泉州知名运动鞋服企业匹克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匹克将国际化作为突破同质化竞争的路径,为鞋企品牌的建设发展创建了新的方式。匹克许志华表示,匹克借助NBA,已经初步完成品牌国际化,品牌国际化正是为资本国际化铺垫,匹克将逐步由品牌国际化、资本国际化,进而达到人才国际化、研发国际化,最终实现市场国际化。另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是喜得龙(中国)有限公司。 2009年10 月30 日,喜得龙(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林水盘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大厅敲响上市钟声。上市之后,股票一路上涨,林水盘说:“美国消费者对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还是很认可的,这从公司的股票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同时,他表示,上市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喜得龙产品研发以及终端市场品牌的推广,这也预示着鞋类市场势必又兴起一轮风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