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年中,“外向带动战略”可谓广东经济快速增长的头号功臣。1978年到2008年,广东进出口额从16.7亿美元飙升至6832.6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22.4%!这种意义和成效不容抹煞。 然而,这种出口导向模式的“软肋”也不能忽视,即它最容易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 两次金融危机即是佐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广东翌年出口贸易出现负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广东外贸出口遭受重创,实体经济受到的冲击也远比内陆省份强烈。
“扩大内需”,其实并不是什么新词汇。 早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央就开始提出要扩大内需,强调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党的十七大以后,中央明确把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然而,中央提出扩大内需战略以来,部分地区和部门仍停留在“口头说说、政策虚虚、行动迟迟”的状态,认为地方政府没有什么招数来左右老百姓的消费行为。
摆脱路径依赖,并非一日之功。 在广东,多年来的老方式、老路子,让不少企业和干部逐渐形成了重出口轻内销的观念,对外开放轻车熟路,对内开放力度不足,在国内市场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之后,广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下降。 扩大内需,需要战略,需要实实在在的措施,需要脚踏实地的落实。 在这种背景下,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立足长远,果断起草《关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决定》并即将正式推出,将扩大内需确立为新时期广东省的重大发展战略。在新战略下,“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从“外向带动战略”到“扩大内需”、“内外并举”的战略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庞大的战略任务,尚有众多难题需要破解。广东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必将再度杀出一条血路,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新的天地。
将扩大内需上升到战略高度 昨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决定》(稿)提交省委十届六次会议审议,预计将很快出台。熟悉草案制定过程的专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广东省或将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此决定,将“扩大内需”上升到战略高度。这将是一次重大战略转型。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简要介绍了《决定》稿起草有关情况。 黄龙云表示,当前国内外经济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我省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刻不容缓。2009年底,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广东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东着力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从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广东必须把扩大内需确立为新时期我省的重大发展战略。 据悉,《决定》起草工作从去年7月就开始启动。省委书记汪洋于去年7月14日、10月30日两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并明确指示:要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把握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必要性,从宏观上对扩大内需作出战略设计和长远谋划,提出我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措施。黄华华省长也多次关心、过问《决定》起草工作,并作出重要批示。 根据部署,扩大内需战略研究工作组由省委办公厅统筹,省委政研室、省委党校、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政府研究室、省社科院、中山大学等15个单位参与。工作组先后分赴省内省外多个地区调研,形成了1个总报告和7个专题报告。整个起草工作历时近半年,数易其稿。去年9月25日、31日,省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议,分别审议并原则通过《决定》稿。在起草过程中,起草组先后5次进行较大范围的征求意见,共汇总各方意见268条,吸纳了196条。
熟悉草案制定过程的专家指出,该《决定》稿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具备一定理论高度。对我省扩大内需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文件中提到五个结合的基本原则,即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保持增长和调整结构向结合、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相结合、市场导向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消费升级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只有坚持了这些原则,方向才不会偏离,不会动摇。 二是具有继承意义。文件不是空穴来风。自党的十七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双转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新十项工程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这次文件,继承了这些举措,并根据形势变化,丰富了内涵,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三是具有创新性。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实行外向带动战略,内需的巨大市场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而这次即将出台《决定》,将会在全国首创,第一个将扩大内需上升到战略高度。此外,《决定》稿提出的很多措施,都具有创新性。 四是具有可操作性。这次《决定》稿,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使大家看了便知道怎么干。比如发展哪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广东制造”打广告、发挥商会作用、搞主题功能区规划。“这些都是从拉动需求的角度来切入的,而不是从产业指导角度出发的。”
外在压力倒逼战略转型 2008年底,黑云压城。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种不利的消息纷至沓来,广东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到2009年1月,进出口同比下降31%,与好年景百分之二三十的增幅形成强烈反差。 中国生产,西方消费的格局,在这次危机中也得到很大的挑战。 金融危机以来,美日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紧缩信贷和消费,开始调整过度负债消费的增长方式,美国居民储蓄率由危机前的1.8%提高到目前的7%左右,欧元区储蓄率去年一季度上升到15.6%的历史最高水平,预计未来这一趋势仍会持续。 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倾向更加强烈,最近美国对中国产轮胎和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税举措,揭开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面纱。 扩大内需决定起草小组专家研判:在这种大背景下,掌控国际市场和应对贸易风险的难度会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在加大,广东的出口增长的压力还将延续。未来一段时间,出口虽然有可能重新成为广东经济增长的动力,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因此,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立足国内市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经济保稳的必然选择。 日、韩等国的历史轨迹也表明:出口导向可以在某一阶段快速拉动经济增长,但最终还要立足于国内需求的扩张,才能减少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冲击。 在这种倒逼压力下,广东必须眼光向内。
内在的动力催促战略转型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也成为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这些内在的动力都在催促广东经济战略转型。 扩大内需决定起草小组点出了长期出口导向模式带来的三大问题: 一是增长动力失衡,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 二是产业结构失衡,加工贸易占外贸出口比重过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的对外依赖,制约了先进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发展,使我省产业层次总体偏低,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 三是区域发展失衡,珠三角地区与东西北地区存在明显落差,2008年,两个地区的人均GDP差距达到近4倍。 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则可很大程度上改善上述问题:利于实现外需与内需“双轮驱动”,协调发展;利于刺激国内生产,并为国内研发和技术装备投资提供动力,推动产业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利于实现全省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构和引导利益关系。
产品过硬才能撬开内需市场 如何实现扩大内需? 首先要明白内需的涵义,它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进口四个方面。对于内需,省政府副秘书长刘晓捷指出了两处容易产生认识偏差的地方:其一,不能将投资需求排除在内需之外,投资需求也是内需的一部分;其二,不能将外需和内需切开,即使外经贸增速有所下降,但仍对经济作出了很多贡献,因为围绕外贸企业的上下游,产生了很多内需。“《决定》为我们比较准确地分析了扩内需这个概念”。 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产业升级,是扩大内需一项内容。比如《决定》稿中提出,要实施“双千工程”,三年内投资1000亿元对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重点技术改造。有关专家表示,要重塑广货辉煌,只有高质量、高技术含量、有自主品牌的产品,才能撬开内需市场。 “庞大的国内市场是广东制造升级最好的练兵场。依赖中国市场培育出广东品牌、广东标准,再重新打入国外市场,竞争力将会完全不一样。” “其实,广货还是很有市场的。”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江苏工作时就很羡慕广东,因为江苏是原料、加工等中间产品多,而广东是终端产品多,家电、服装等广货的品牌显示度高,对拓展国内市场很有利。 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决定》(稿)中,新词汇、新措施频出。这些新鲜的词汇,也可勾勒出广东扩大内需战略的图景。 1.“广东制造”广告 去年,广东省共组织了132场广货北上、广华西进的活动,广货成交额达5800多亿元,带动1至11月工业品内销增长22.8%。今年,广东将继续实施“广货全国行”计划,继续举办内销展会,同时制作、投放“广东制造”广告,提高广货知名度。还将选聘一批广东“商务代表”,协助企业开展信息咨询、市场调研和政企沟通等服务。 热议:商务部在国际主流媒体上投放“中国制造”广告,广东也要在国内投放“广东制造”广告。省经信委主任杨建初表示,要在国内打响品牌,重塑广货辉煌。 2.“积分制” 由中山率先推出,在中山市连续居住或工作一年以上,由本人申请并经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核准的流动人员,即纳入中山市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范围。综合考虑流动人员的连续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技能水平等情况进行积分登记,根据积分层次享受不同的公共服务,直至入户。该办法将在全省探索推广,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热议:粤财控股董事长梁棠表示,这一措施,能够加快推动城镇化进程,从而带动城市投资和消费。但进城之后,政府还要合理解决廉租房供给问题,实现居者有其屋,并要通过二次分配,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拓展内需增长空间。 3.大年票制 广东密密麻麻的公路收费站向来被人诟病。这次的扩大内需战略决定中提出,要“清理规范涉及交通和车辆的收费,推进车辆通行费大年票制,切实减轻汽车消费者负担”。据悉,目前年票制已经在广佛、珠中江等市推广开来,接下来将进一步在珠三角、粤东西北推行,最终实现全省各城市之间的年票互通。 热议:省物价局局长孙庆奇表示,以珠海、中山、江门三市互通为例,一年就让利于民近2亿元。大年票制逐渐在全省推广后,让利的数字将更大,车主出行的费用将大大降低,有利于提高通行效率,拉动消费需求。 4.国民旅游休闲卡和旅游消费券 广东执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促使旅行社推出各种措施,省内各知名景区、景点纷纷推出优惠计划。据悉,广东还将推出“国民旅游休闲卡”,便民、惠民旅游成为重点举措。旅游企业还推出旅游消费券,享受优惠出行。 热议:广之旅董事长郑烘表示,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实行,无疑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拉动多领域的消费。 5.“一群二心三带” 广东将加快中心城市和城镇群发展,加快推进“一群二心三带”建设工程。以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抓手,与港澳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以举办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为契机,发挥广州、深圳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以东部沿海城镇经济带、西部沿海城镇经济带、北部山区城镇生态保护带为依托,加快粤东西北地区中心城市重点项目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 热议:与会人员表示,城市城镇的建设,将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这些中心城市、城镇群和经济带的形成,又将成为区域服务业和消费中心。 6.财政扶贫资金竞争性安排制度 按照常规,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往往是“排排坐分果果”。不过从2008年开始,广东率先开始对产业转移专项资金采取竞争性分配。75亿元的专项资金经过5次PK,有的产业转移园多次竞得资金,有的则颗粒无收。竞争性的体现使资金的效应被大大放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后,该做法被推广到其他财政资金的分配中,财政扶贫资金也在此列。 热议:与会人员表示,财政扶贫资金也实施竞争性安排,将大大鼓励贫困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扶贫工作出色的地区能够竞争获得资金,从而将资金更好地投入到扶贫中;对于扶贫工作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这也能大大增加他们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更好地做好该项工作。 7.住房货币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福利分房取消后,住房货币补贴取而代之。不过长期以来,住房货币补贴纹丝不动,房价却涨得飞快,这让不少人叫苦不迭。以广州为例,目前的住房货币分配标准自1998年制定以来,至今未作调整。对此,广东提出将建立住房货币补贴标准与住房市场价格、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动态机制。 热议: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住房货币补贴与房价和收入水平挂钩,可以使住房货币补贴更好地发挥作用。当房价上涨时,补贴相应提高;当房价下调时,补贴也相应下调,这使该制度更加科学,符合实际。 8.“农村消费升级行动计划” 为拉动农村消费,广东将实施“农村消费升级行动计划”,试行向农村居民发放专项消费卡。研究制定优势工业品下乡目录和扶持措施,积极推动“工业品下乡”。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鼓励和扶持农民改善住房条件,为农民新建和改建住房提供低息或无锡贷款。推进“设计下乡”,引导建设新型现代农民住宅。 热议:与会人员表示,这是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的升级版。农村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将被调动起来,有利于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同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 9.“双千工程” 广东将实施“双千工程”,三年内投资1000亿元对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重点技术改造。加强粤港工业设计合作,推进省、市共建工业设计基地。 热议:省经信委主任杨建初表示,制造业是广东的根本,要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要注重技术改造和研发设计。要着力将微笑曲线的两头发展起来,既重视研发设计,又重视销售。“这两头发展了,就说明我们的工业水平、制造业实力真正提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