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一个热词,“翻番”则成了东阳箱包企业的一个流行语。
记者在浙江省东阳市千祥镇“中国箱包产业基地”采访时,众多箱包企业老板提起2011年第一季度利润“翻番”的“好收成”都眉开眼笑,转型升级让企业看到了箱包产业的无限生机。
OEM到ODM转变和创新
由于我国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附加值较低,出口箱包的单价通常只是进口箱包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多数企业出口的箱包皮具赚取的仅仅是低廉的加工费。
据东阳市千祥镇党委书记桑国平介绍,千祥镇的箱包产业早在1977年就开始形成,由于没有自主的品牌,2008年之前一直在低端市场徘徊。
东阳祥丰实业董事长吕国水对记者说:“没有自主研发,企业是永远不会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研发设计改变未来,设计是箱包皮革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和源动力。”
东阳祥丰实业是千祥镇第一个把研发中心设立在了广东的企业。吕国水讲,在广州设立研发中心,可以在同行中提升自己的知名度。通过广州这个窗口,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走出我们自己的路。
浙江东阳定达皮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大军对记者说:“只有有了自主研发的产品,才会走到别人前面。不提升品质、不提升产品的档次,肯定无法生产。”
桑国平对产业升级甚至比企业老板了解得更透彻:“将OEM(OEM是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s的缩写,直译是代工生产,俗称代工。)升级为ODM(ODM是英语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r的缩写,直译是“原始设计制造商”。),打造箱包皮具自身的民族品牌,带动集群发展战略已成为箱包皮具行业的选择。有了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提升,在和客户谈判的时候才能挺起腰杆儿来。”
桑国平告诉记者,千祥箱包企业虽然多是出口企业,但出口目的地有很大的改变,多数产品已经从出口发展中国家转向了发达国家。
桑国平说,现在,大家品牌意识增强,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助动、企业主动”的创牌格局。截至目前,千祥箱包已有省著名商标3只,金华市著名商标3只,东阳市知名商标9只,注册商标已增加为115只。自主品牌的出口份额已经占到一半以上。
桑国平表示,千祥镇党委、政府将加强引导,科学规划,推进箱包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箱包产品档次和产业层次的稳步提升,使箱包企业真正成为千祥的优势特色产业。
企业抱团儿“闯天下”
2010年全年“涨” 声不断,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物价也涨,用工难导致薪金涨,“涨”场一片倒逼箱包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
然而,同质化竞争使得箱包生产企业发展受阻,抱团联盟成为千祥箱包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模式,企业抱团发展,组成联盟稳固和扩大海内外市场。
桑国平表示,目前,东阳箱包业已逐步形成箱包原材料、配件生产、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显现产业集聚效应,为成立“千祥箱包集团”打下了基础。
2010年新建的箱包材料配件市场一期已引进了40多家塑料(11890,170.00,1.45%)厂、拉杆厂、塑料套厂。
“市场建成后,箱包衍生产业得以加速发展,产值6亿元左右的原材料产业也逐渐成长起来。”东阳市万达皮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东阳箱包行业协会会长吕荣刚告诉记者,市场建成后方便了千祥箱包企业采购原材料。
对于“千祥箱包集团”的发展,定达皮具董事长吕大军很有信心:“我们箱包企业抱团后,按上市公司的模式运作,以此来改变家族企业的弊端。目的就是让这个产业永远生存下去,为地区发展做贡献,让千祥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财富。”
近两来,千祥镇的万达、定达、盛名等箱包企业通过在省内外设立加工点,有效缓解了“用工荒”的硬约束,成功解决了企业“用工荒”的问题,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千祥箱包企业的一个重要手段,政府牵头各企业联合打造的“东阳千祥箱包网”也为企业拿下一个个订单。
正如金华市委常委、东阳市委书记张仲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的,东阳市正以加快包括箱包业在内的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