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二堡,一座曾经以中国裘皮市场80%占有率而独揽“中国皮草之都”美誉的辽北小镇,由于无序化发展和简单的营销模式,曾经一度面临崩溃的边缘。佟二堡该怎么办?改革的方向在哪里?如何建立快速且低风险的融资渠道?当地政府带着一串问号开始了探索。
粗犷式发展导致掉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佟二堡已经开始批量加工生产皮衣、皮裤,几乎每个家庭都是参与者。90年代中期,是佟二堡皮装业发展的高峰期,也崛起了一批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皮装企业。佟二堡的皮装产品不仅在当地和国内各大中城市畅销,而且还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及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纵观上个世纪佟二堡的皮装业,除了少数几家大型工厂外,多数都是靠作坊式生产。设备简单,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生产的皮装产品档次不高,款式不新,品种不全,质量不好,“傻大黑粗”的佟二堡皮装产品在市场上销路越来越窄。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佟二堡的皮装业逐渐萎缩,市场日渐萧条。
改变思路
实现凤凰涅
与佟二堡相比,起步较晚的浙江海宁和河北辛集等地却依托良好的经营理念和强大的研发能力逐渐崛起。“佟二堡的弱点很明显,但佟二堡也有优势,通过多年的发展,这里已形成养殖、硝染、加工、销售完整的皮装裘皮产业链条。而海宁中国皮革城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皮革市场,拥有先进的营销模式和市场管理经验,如果我们结合,必定会形成优势互补效应,引领中国皮革时尚。”佟二堡经济特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海新这样认为。
2010年,由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佟二堡海宁皮革城在佟二堡落地。南方多家品牌旗舰店跟随海宁落户佟二堡投资建厂,大量研发人员也因此北上,本来已死气沉沉的佟二堡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创新贷款机制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在全新的竞争机制下,佟二堡开始调整思路加快自身改革。尤其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皮二代”们,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的家乡创立属于佟二堡人的知名品牌。但拓展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生产加工皮革、皮草服装的业主通常为了更好地发展,极少购置固定资产,因此不能提供有效的抵押物向本地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只能依赖民间借贷。
“经我社调查,到2008年年末,佟二堡地区年加工销售1000件以上貂皮的服装企业在100家左右,年生产加工1000件以下的企业达到200余家,年加工皮革服装5000件以上的企业300家以上,至少400户陷入资金困局。如果这些商户不能得到资金支持,生存和发展将受到极大阻碍。”灯塔市农信社理事长景冰表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灯塔农信社经过仔细调查考察后创新推出“信用联保”全新贷款模式。“信用联保”产品推出后,在佟二堡地区受到皮草加工企业的热捧。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2008年,“信用联保”推出前,佟二堡地区全年贷款发放额度约为3500万元;2009年,“信用联保”正式推出,当年就有353户裘皮加工企业和养殖企业加入其中,贷款投放额度18757万元;2010年,参与联保贷款共762户,发放额度66240万元;2011年9月末至,联保贷款发放额度达到8.6亿元,预计到年底将达到9.8亿元左右。无一户贷款人出现违约现象。
打造中国最大皮革产业基地
解决了经营结构调整和中小企业贷款的难题,佟二堡又展现出新的生机。李海新表示,如今的佟二堡已经从招商进入选商阶段。在近两年的规划中,香港时代广场、海宁皮革城二期、硝染园区、上海广场、意大利罗马国际皮革城、罗马国际花园等项目将先后上马。未来的佟二堡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皮革业养殖、染色、加工、销售基地。除此之外,佟二堡还会成为全国皮革高端商品的聚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