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包皮具人才招聘
      BagsNet >人才市场 > 求职信息
 
   人才动态 | 推荐招聘 | 最新招聘 | 最新求职 | 职场纵横 | 薪资行情 | 行内精英 | 发布招聘 | 发布求职
  公司或工厂高级管理
基本资料
编 号 RC392 出生年月 1973.11.03
性 别 婚姻状况 离异
民 族 汉族 身份证号码 0
现有职称 初级 身 高 170
所属区域 上海市 所在城市 上海
希望工作地点1 月薪要求
希望工作地点2 到岗时间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江西南方冶金学院

毕业日期:

1995.6
 最高学历: 大专

所学专业:

工商管理
接受的培训和取得的成就
求职意向
 欲求职位: 公司或工厂高级管理

人才类型:

贡献人才
 岗位类别:

工作经验:

11年
工作简历
详细个人自传: 个人简历
姓名:肖立福 性别:男
年龄:33岁 民族:汉
学历:大专 婚姻状况:保密
籍贯:江西省赣县储潭乡河田村田心组37号
本人的学习简历和工作的简历如下:
1992年9月-1995年7月期间,就读于江西省南方冶金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习期间成绩良好,多次得到表扬。
1995年9月-2000年10月,就职于东莞市长安镇大来皮箱有限公司。本人从学校出来因为没有分配到较理想的工作,经相关单位介绍到该公司工作。在公司我是从基础干部做起,从实习干部、见习班长、组长、到副课长。本人在工作期间掌握了做箱包的整个流程以及相关的技术,比如生产排程、人员管理、品质控管、记件方式和单价。我在公司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公司最鼎盛的时期,工厂八百多人每个月可以出一百四十多个货柜,那时的较简单的箱子一个组的产能达到三万个。当然这有全公司人的努力的结果,但是也有我们中高层管理的功劳。我管理的所在的部门的产能是数一数二的高,多次得到台湾高级领导和老板的奖励。
2000年12月-2003年8月,就职于东莞市高步镇振球箱包企业有限公司(之前是东莞市清溪镇雍富手袋厂),属台资独资企业。本人在公司任职生产厂长,负责整个公司的生产、开发、打样、成本分析、生管制单、组织原材料、以及召开产前会议等日常工作。本人在职期间,公司的质量和产量都有很大的提升,工厂从八百人做到一千六百多人,生产线从六个组增加到十六个组,因为整个的流程做的好,一年做下来基本不会发生什么错误的问题或让生产线不顺,因为好的管理手段让整个工厂每个单位都配合的很好。该公司的样品一直到现在,可以说在东莞地区来说不管是品质方面、打版的技术方面、还是出样品的数量方面都敢说没有哪家可以超过。该公司在东莞地区的箱包企业是有很好的口碑,从工厂的管理方法、手段、工人的技术、工厂的流程、作业方式、样品的质量、品位都值得许多箱包企业去借鉴和学习。本人在该公司的工作经历就完全掌握了整套的管理系统。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在公司八百人的时候的产值开始只有六百万,后来在我们的努力下,用一套好的管理手段,在人员、单价未变的情况下可以做到九百万的产值。
2003年9月-2006年至今,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安正箱包企业有限公司,是台湾独资企业。本人在该公司任职经理,负责整个公司的运作,包含生产、行政、采购、生管、业务。本人在公司期间,从工厂的基建开始,我都一直在操作。因为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从干部应聘、工人招聘、供应商的寻找都是非常的顺利,因为我之前有一帮的管理干部队伍,又有很多的工人做后盾,我把之前学习到的经验、技能都发挥的很好。该公司生产的是高档箱包,我们都可以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很好的完成生产所需。我在该公司的工作经历,让我更好掌握了外交、谈判方面的能力,比较成功的案例有在降低采购成本方面,之前其它工厂一个拉杆箱的采购成本为135元,后来在我的组织下以94元的成本把原材料买回来,这其中我拜访了许多家的供应商。还有一次有四万多个PU料的公文袋,经上海名功贸易公司发到金华去做,70天竟然连样品都无法做齐全,后来我全权介入后在60天全部完成出货,还包刮买材料的时间在内。对管理的内涵也更深切的理解,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发挥的更好。
本人从学校出社会之后一直从事箱包行业的管理工作,掌握了非常丰富的实际经验。对整个企业的运作有实际的操作经验,只是对财务方面比较不熟。本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人处世方面有很好的评价。本人要应聘贵公司的总经理职务,希望可以给我这个平台,让我好好发挥。我将为贵公司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一定有把握管好、理顺箱包厂的所有问题。(如果贵司工资合理的话,本人也可以做生产总监工作,本人有一批的管理以及工人队伍)。
肖立福

工作计划
现在我把这几年来在工作中、学习中的一些心得说一说,因为我学习的是管理专业,对组织行为学、生产营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现在结合我的工作经验把企业管理的计划、构想以及工作的方式说出来,让大家来分享,对于箱包、手袋、皮具行业的工业制造方面来说,可以分以下几个重点。请大家指教:
1、 人、事、物方面的理解与管理。
2、 人事测评、行政管理与组织行为管理。
3、 财产、财务方面的管理。
4、 生产制造、采购、生管、原物料的管理。
5、 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
6、 所有各部门的表格、书面作业的控制及作业流程。
一、 人、事、物方面的管理。一个企业、团体、单位,也可以说一个组织。应该说都离不开人、事、物三个方面,其实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是最复杂的工作,真的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呀!但是如果说做好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也真的可以说离成功已经不会很远了。所以之前我们的下级单位必须每天向上一级部门报告每天所在单位人、事、物。人的方面包刮个人一切行为,比如:请假、生病等凡和自己有关的事;事的方面就是两个人和两个人以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比如:汇报工作、来了朋友找你、今天有人找你的麻烦等等一切事情。物的方面就是和集体、公司、单位有关的财物,比如:来了原物料、损耗超标、有人接了或拿了公司的财物等一切跟公司有切身利益的财物都算在物范围内。
二、 人事行政、组织行为管理。任何一个团体,包刮互利组织、商业组织、服务组织、公益组织都是由认为个体和群体组成。可以这么说:不管个体的、群体的微观组织行为还是所有成员整体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宏观组织行为都是离不开人。作为管理人员来说就是把人管好了就是成功了一大半。讲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呀,对于人的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人员来到我们的团体时就要把握好,中国有句古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确实,选人难,知人更难,任何一个用人单位在激烈的人才争夺中,都不可能用“日久”的方法来识别急需或重要的人才,用人单位单靠对人的主观判断,面试,笔试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都没有用人才测评的方法好。国外有的机构作过这样的调查,对800名成人进行测评,发现其中成就最大的20%与成就最小的20%两组之间,最明显的差异是能他们在心理素质上的差异。成就最大组,主要在进取心、意志力、兴趣和坚持性方面,明显高于最小组。好的人选来到我们的团体之后,我们怎么去引导,怎么去管理就成了高级管理的一门学问了,这就要从人事布局的合理,管理人员合理安排的方面下手,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有事情做,什么事都有人去管。发生任何事情有人汇报。接下来就是要用行政的手段去管理好这些人,比如规章制度,奖惩制度,领导人的能力等手段让这样人团结在一个核心,只有一个团体是一个管理核心的时候最有凝聚力。组织行为里面群体和群体之间的冲突怎么去管理好,这也是一个管理者能力体现的最大机会。人处在组织之中,总要形成人与人以及群体与群体的关系。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的原因,就常常会产生意见分歧、争论、冲突和对抗,彼此间的关系出现紧张。对企业无利的冲突我们要用规章制度来制止和加以引导。但是有些冲突是对企业有利的,我们就要找适当的时机去把它挑起来。处理冲突可要用行政的方法解决:
1、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变结构来减少冲突。
2、设置综合领导。
3、压制冲突。
4、转移目标。
5、教育。
6、妥协。
当然这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这里说的只是组织行为的一部分,因为时间等方面的原因就不一一叙述。
三、 财产、财务方面的管理。对于这个方面的管理来讲,本人因为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只可以片面性的作一些解释。本人的理解是对于财产方面,首先就要用会计,财务的手段来管理财产。比如一个公司、企业必须首先从财务的状况来确定我们企业的规模,来确定我们用什么价位的设备,添置些什么设备和财产。对企业的所有设备、工具、原物料等财产进行盘点编号,要会计或总务部门编入档案管理。并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企业的所有物品进行定期的盘点。对于会计、财务方面我前面也说过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员,不敢多说,我认为只要进来的材料和出去的材料、成品帐物清除以及进来的款项和所花费的款项能够相符合就行。采购和财物的工作要互相衔接,因为这涉及到供应商方面的款项很多,要把采购的材料购买的应付款项的帐尽早的对出来。要让财务尽早的知道有哪些应付款项,这样企业的应收款和应付款就可以合理安排。不会出现财务危机,不然不合理的安排,再多的资金也不够周转。
四、 生产制造、采购、生管、原物料的管理。这个方面也可以说是工业性企业工厂的重中之重。生产制造部门是工厂的主力军,如何去合理的安排就非常重要。业务部的工作内容我先暂时不说,我从业务部已经把订单交到生产部门开始。开发部门已经把样品给业务部门并已经把订单拿回来了,通常的工厂应该是马上写制单采购、接着生产。其实这样的流程最容易出现问题,比如材料规格、品质、要求不符合等等。我们之前的作业流程是:
1、管理者在已经知道订单已经到了之后,马上协同相关人员做出生产排程并确认交期,再马上要求配合生产的开发部或打样间马上准备一套物料交给生产部的备料组或现场的相关干部,进行产前试样,按工厂正常的作业把这套试做样品流程一次。样品的试做样完成好了,再由生管部或者管生产的高级干部组织、召开并主持产前会议,要求生管、采购、开发部、打样部的主管核打版式夫、仓库、裁剪、后整、以及所有跟这款产前生产有关的干部到位。进行讨论在试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把发现的问题提出来,由相关的技术人员、主管进行确定最后的结果。由会议的记录人员作好详细的记录,并在会议结束后把会议记录打印出来请到会的所有人员确认。
2、在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产前试样的时候,生管部门的制单人员就开始制作生产制造通知单,这里面的要求含生产制造命令单、裁切明细表、BOM表(物料清单)等。产品成本分析、生产排程、货期的把握等也是生管部门的工作。在参加产前会议的时候,如果样品的产前试做发现制单有问题的时候就要进行修正。
3、再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善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采购作业了。通常我们都会有一些固定的供应商,但是我们在下采购订单之前一样要供应商给我们报价,如果发现我们的产品的价位不适合之前的价位或者说供应商的价格太贵的时候,我们就会要求对方把价格降到我们需求的价格,或者我们这时候就要去寻找新的供应商。很多工厂认为采购是一门很单纯的工作,其实并不然,这里面要很多的谈判技巧,这跟个人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再我们确认价格可以接受后,我们再进行单据作业,把正式的采购订单下给供应商。这种时候也一样的要求采购人员要能力强,不然下错单或者叙述不清楚,供应商会错意的情况经常发生,这里就要求采购人员能力要强,做事要仔细,认真。最好的办法就是应该管理层要有一套好的制度或者稽查手段,让采购人员想犯错误度都不是那么简单。这里还有就是用单据把他们的工作规范好,照单作业,好的单据仿佛就明显的可以减少错误。单据比如有规范格式的订购单、物料追踪表、供应商资料表等等,只要表格设计的好,就可以大大的减少采购的错误,也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只要采购的工作做得好,后序的工作就比较好做。
4、原物料开始回到工厂之后,生产的这台大的作业机器就要开始动作。因为我们在物料采购前就已经有经过产前试样,对制单的单据、内容方面和物料方面基本上不会影响到生产,当然这个时候还要求在物料进入仓库的时候要严把质量、数量关。不要因为物料的品质或少数的情况影响生产。前面的工作做好了,车间就可以按管理层设定的排程,按目标去完成工作,车间也可以根据订单的数量和交期进行自我的调整,比如:对于数量大的订单我们可以进行大线排法,把小组合并为大组;对于数量过少的订单我们可以用分组的发式来提高效率。不管我们用什么方法去管理现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提高效率。对于怎么样去提高生产一线工人的积极性,就有很多的方式和手段,比如计件,规定目标,规定个人产量等。但是这些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是在短时间内可以提高产量。对于长期来讲就要寻求更好的方法:我们之前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八百人的工厂,原来的每个月的产值是七百万,后来通过激励的方式,每个月的产值在人员未变、计件单价未变的情况下可以做到一千万的产值。
5、对于箱包工厂来说,其它配属部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的效率也可以决定整个工厂的效益,比如:裁剪组、备料组、打钉组、包装组,还有办公室人员,这除了要基层第一线的干部尽责外,上级管理层的协调也一样至关重要。
对于车间现场管理,用文字来叙述可能十页八页也讲不完全。现在我把比较重要的部分作了个叙述。如果还要更详细的信息只有面谈或者在工作中才能体现出来。在这里我就把这一方面的说此为止。
五、 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我们必须分清楚管理和战略的概念,管理就是协调集体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战略就是确定组织的基本的长期目标、选择行动途径和为这些目标而进行的资源分配。战略是一种计划、战略是一种模式、战略是一种定位、战略是一种观念、战略是一种计谋,企业战略的管理,强调的不仅要确定正确的方向,还要选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正确的方法与途径,不单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战略管理包刮下面几个内容1、决定企业的使命和企业发展的远景,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条件、企业的内部能力等因素决定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需要从事的业务类型。2、根据业务类型和资源可取的状况决定资源分配形式,并进行资源在各业务间的分配。3、进行结构调整,形成适合战略特征的组织结构、战略信息系统和战略控制系统,以促进战略的实施。4、当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重大改变时适时地进行战略变革。战略管理过程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
六、 箱包企业需求的表格主要有以下几种:生产制造命令单、裁切明细表、BOM表(无聊清单)成本分析表、采购订单表、物料追踪表、供应商资料明细表、生产排程表、内部联络表、修改通知表、生产日报表、生产日报总表、样品通知单、领料单、补料单、物品申领单、发料单、品质控管单、等等相关表格、单据,这还根本没有包含人事、行政方面的表格等。
现在我已经把企业、工厂的一些作业模式和流程简单的作了一些介绍,企业、工厂的管理见人见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风格去管理。而我的管理手段基本上是比较大型的台湾箱包企业的经验。这些经验从台湾人那里学过来,因为我们的环境、文化习惯种种的因素,我们的综合管理并不会比台湾人差。从某些方面来讲还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希望我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可以有机会到贵公司贡献。











谢谢!








肖立福

联系方式

银牌会员以上的会员可以看到联系方式,点此与我们联系进行服务升级

用户名: 密码:  
 

 
 搜索


企业招聘 人才求职

李贞贤将进军时尚界 乐于开发...
2013“真皮标志杯” 中国箱包...
色彩的魔力 Louis Vuitton ...
苏宁易购李斌:人才将成电商...
电商全线缺人:毕业生仅满足...

皮具企业与学院校企联袂共建...
中国放弃劳动密集型岗位令人...
王雪良:皮革设计人才培养与...
温州电子商务企业齐喊缺乏应...
泉州电商界“下订单”建孵化...

电商新职位:首席惊喜官 月入...
杭集一线工人月薪普超3000元...
2013年行业薪资增幅约为百分...
网络招聘接棒春季才市
皮革护理员:专业从事皮革清...

沙驰皮具-林峯On My Way
范劲锋-怀揣梦想,在箱包界一...
美国服装鞋业协会任命胡安妮...
广州市皮具皮革行业商会诠释...
红谷邓申伟:包行天下!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 招纳贤才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 站点地图 | 帮助中心
中国箱包网(BagsNet中文版)   ©2003-2025   免责声明   粤ICP备16006521号
中国箱包网服务热线:139-2957-1525 QQ:503324139      邮箱:china#bagsnet.com
GlobalBag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