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品“特保”风波暂告平息,中国制造的鞋类、箱包、家具也有可能因物美价廉而遭遇贸易壁垒——“世界工厂”呼唤预警机制
中国轻工业产品如果单以全球市场销量论,估计服装、鞋类、箱包、家具等都可成为世界第一。但在数量取胜的背后,却涌动着许多贸易摩擦暗潮。随着中国轻工产品在世界市场越来越有竞争力,如何在日渐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中避免“受伤”?
中国鞋类在欧遭查
就在中国和欧盟刚达成纺织品贸易的《备忘录》不久,我国另一主要传统产业鞋革又遭欧盟反倾销调查,欧盟已对来自中国的两类劳动保护鞋实施反倾销调查。尽管此次涉案的两类劳保鞋,并不在此前欧盟对中国鞋“事先进口许可监控”的7大海关税号范围之内,因此有人认为这极有可能是欧盟进一步对我其他鞋产品采取“特保”的试探性前奏。从目前情况看,欧盟对中国鞋革设限很可能分两步走,先是对出口量值较少的鞋产品提起反倾销,再对一些数量大、价值高的产品实行“特保”。
目前最紧迫的一种呼声,是加快建立预警机制,提高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自觉性,并促进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行业协会首先要多“发声音”,可与国外商会、协会直接对话,先以民间的身份进行沟通,这有利于推动政府间工作。此外,可以运用网络平台,了解国外相关的技术壁垒、法律法规等,寻求越过贸易壁垒的机会。预警机制如能延伸到网上,就可帮助协会及时掌握情况,并将信息反馈给企业,给许多中国企业提前准备应对的时间,不至于“特保”大棒来袭时措手不及。
低价跑量难御风险
今年2月,尼日利亚禁止中国某一类旅行用品及箱包进入;3月,土耳其决定对进口的中国某类箱包实施监管;4月,墨西哥提出对中国进口的某类旅行用品及箱包进行反倾销调查……在日前举行的箱包皮具行业品牌战略论坛上,业内人士对占全球市场供应量四分之一以上的中国箱包的未来充满忧虑。
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淑华称,这些国家的举措,极有可能是欧美对中国箱包启动贸易壁垒的前兆,一旦涉及各种劳工标准、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限制措施的贸易壁垒出台,价低、利薄、无品牌的中国箱包将受到重大打击。去年,我国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总额62.4亿美元,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中国进口的箱包皮具已占进口总量的70%左右。作为世界最大箱包生产大国,2万多家中国生产企业也只是在生产环节为发达国家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可逐步让一些中国箱包企业警醒:中国产品一定要培育自己的品牌!
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中国箱包市场容量达140亿元人民币。但国内市场上的畅销品牌,一部分是LV、PRADA、GUCCI等世界顶级品牌,另一部分是国外授权的中档品牌,就是加上台湾和香港企业自创品牌,国内企业自有品牌市场份额还不足10%。如何提升品牌价值,提高行业利润成为箱包业界共同的挑战。国际贸易面临高风险向来是以低价扩张、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使中国箱包占据国际低档市场最大份额的同时,也将中国箱包置身国际贸易摩擦的高风险之下。
建立平台鼓励原创
生产企业练好内功,让中国箱包打出自身品牌,不以廉价产品作为最大竞争力,就不会给其他国家实行反倾销的借口。为此,上海市经委正积极推进六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虹口区的上海皮具箱包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其中之一。目前,这个箱包产业服务平台已吸引了100多家企业参与,聚集了200多个品牌,通过建立“国际箱包中心”来激发企业原创力,不断提升产品和品牌附加值,逐步改变国内生产型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