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海顶新箱包有限公司的会议室,人们很难不注意房间里陈设的各色奖状和奖杯。公司总经理王向军特别指着挂在墙上的3个奖章告诉记者,那是德国第一大百货连锁商店“麦德龙(METRO)”颁发的“高品质优秀供应商”奖章,这些奖章是对公司供货质量、交货时间、履约资质等全方位工作的肯定。
坐落于上海金山区北部朱泾工业园区的上海顶新箱包有限公司在1997年成立之初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厂。近年来,公司着力于以强势品牌发展企业,以“顶新速度”换来了“顶新”实力。公司目前已成为一个拥有千名熟练工人,近20条国内最先进箱包制作、装配设备流水线的专业箱包生产企业。2005年公司产销额达1.2亿元,在以贴牌加工为主的国内箱包市场上,公司40%以上产品用公司自主商标“顶新decent”,且产品100%外销。公司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业界翘楚,王向军把此归结于“重视品牌建设,重视专利保护”。
打造强势品牌
王向军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后在上海市金山区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工作。这样的求学及工作经历让他从创业伊始就不满足于“替他人做嫁衣”的贴牌生产,而是立志“树百年品牌,建百年企业”。
公司在1997年5月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顶新(DINGX鄄IN)”商标,1998年7月获准使用。此后,为推动公司品牌国际化,顶新根据产品不同特点以及顾客消费习惯差异,请专业人士设计了适合欧美市场的两个商标“Decent”和“Travelsetter”。
据王向军介绍,经过这些年来的经营,“顶新”箱包已成为国内外箱包市场上一个知名品牌。商标已经在近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注册。顶新从2002年起开始在海外销售,目前已有9家海外公司,其中包括1家德国子公司以及8家代理商,这些公司均经销“顶新”品牌系列拉杆箱、包袋和化装箱等产品。
质量是品牌发展的根本。王向军告诉记者,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60名产品研发人员,还定期派人到意大利学习,推动公司技术革新,从而保证了产品旺盛的生命力。与此同时,顶新公司还积极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如与世界顶级箱包企业美国“新秀丽”、“瑞士军刀”
以及英国箱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LANDOR公司开展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名牌企业的强强联合,极大地加快了“顶新”品牌国际化的进程。目前,公司每年的产品更新率保持在60%以上,高单价产品畅销无阻。据海关统计显示,2005年顶新箱包的出口均价为6.85美元,高出行业平均水平数倍。
重视专利保护
王向军告诉记者,公司产品之所以能卖出好价钱与公司的专利保护意识浓厚是分不开的。他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是,在2004年英国一家贸易公司因十分信赖顶新箱包的专利产品,而与其签订了年贸易额300万美元、合同期为20年的长期外销合同。这是当时上海箱包出口企业中最大一笔出口业务。
“没有专利就会失去市场,即使货真也会价贱。专利是保护市场、拓宽市场的法宝。”王向军在公司吃尽了没有专利的苦头之后领会到这一真谛。2002年以前,公司并不十分重视专利保护工作,新产品没有申请专利,不少外观新颖、面料别致的设计被别家企业仿冒。大批“克隆”产品的出现导致顶新箱包卖价大跌,原先可以卖5美元的产品只能卖3美元甚至1美元。
有了这些教训,顶新箱包公司开始不断在员工中宣传申请专利的重要性,并指定专人负责专利的申请,规定凡是新设计的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前,必须申请专利,而且对于专利多的技术人员给予重奖。目前,公司已成功申请外观专利500项、实用型专利5项,且有3个品牌的箱包相继在海外注册。产品有了专利,不仅得到了保护,而且市场信誉度明显增加,在与外商谈判时有了筹码,产品价格也随之提高。
此外顶新公司极其重视企业认证工作,目前已通过ISO9001:2000和ISO14001两大质量和环境体系认证,并已获得美国沃尔玛公司、法国家乐福公司、德国麦德龙公司的工厂认证,及美国OFFICEDEPOT等近十家世界级连锁商店、百货公司的工厂体系认证。公司的品牌建设工作得到了业界认可,2005年,顶新公司代表上海箱包企业参加商务部举办的“中国名牌出口商品欧洲展”活动。
说到未来,王向军雄心勃勃地说,要将“顶新”打造成世界品牌,实现“做全球最好的旅行伙伴”的企业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