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的高处找不到遮身之地,这个说法很贴切。王桂波和他的“希努尔”是具备这种高度的。四周喝彩声不断,偶尔也会有几句叫骂声,这个时候如能把持住自己,气定神闲地做自己的事,这是一种境界。
有关王桂波和“希努尔”近几年见诸报端的报道着实很多,简单扼要地可以这样讲:从最简单的统计学数据来看,王桂波也是一个奇迹:1987年部队转业后分到诸城市劳动局,却当起了单位的厨师;1990年,因为领导的一句话,28岁的王桂波承包劳动局下属的缝纫部,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他把仅有4个人的缝纫部从亏损变成年赢利200万元;1993年,王桂波借钱承包劳动局下属的一家商场,从卖缝纫机开始逐步进入西服制造领域,当年便创下100多万元的利润,经过10年的辛勤耕耘,他手下的新郎希努尔集团不但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三大殊荣,更一举超过一些著名男装品牌而成为国内西服产销量最大的企业,年产销西服300万套,其他服饰类产品1000万件,产值超过25亿元人民币......也是缘分使然,记者每年春节前都要回诸城过年,也就有机会和王桂波会面聊天。记得在去年见面时,王桂波带记者去看“希努尔”即将完工的第二个大手笔——希努尔服饰产业园、欧美尔家具产业园以及美尔顿时尚产业园。当时的王桂波脸上洋溢着自豪感,眼中光灿熠熠。
王桂波与一般的成功者不同,他不急功近利,他把一个企业家的慷慨投向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
“希努尔”的故事发生在诸城这样一个只有100万人口的山东小县城,王桂波做到了其他人很难做到的事。在诸城人的心目中,王桂波还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白手起家、成功于实干;他的威严和明察秋毫,让手下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慑;他随和且平易近人,受到集团每一位员工的爱戴。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在王桂波身上清晰可见,他的成功就是“新仁义”主张的成功。他拥有超过50%的企业股份,但他却坚决反对把企业办成私有化,他固执得有些不合时宜地实施企业“大同”,并把自己的妻子和高管们的家属一律“赶出”企业。他对自己克勤克俭,一直舍不得买一辆心仪已久的越野车,但员工的妻子出了车祸,几十万元的医药费他毫不犹豫地批示:“公司报销……”王桂波是名人,是个名气蛮大的成功的服装人。当周围有太多喝彩声的时候,王桂波能平平稳稳地把自己给找回来,继续做自己的事,这就是控制力。同样,王桂波在对市场的掌控上自有一番套路。
1998年开始,一度红红火火的西服市场突然现出疲态。事前没有任何征兆,各种品牌的西装在销售终端大量积压。市场传递而来的是阵阵寒意,新郎西服走的是传统商场的路子,产品在终端走不动,商场回款就特别慢,有的商场甚至找种种借口不结算。当时在山东有不少品牌的西服就这样被商场活活拖死。形势不妙,王桂波凭着与生俱来对市场的敏感决定走一招险棋:自建网络,以专卖店的形式占领市场终端。在此之前,王桂波已经有意无意地做了许多铺垫,如品牌塑造。签下张国立做企业的形象代言人,通过明星的拉动效应,希努尔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王桂波早在1996年就率先在行业内提出了“买希努尔西服,终身免费干洗”的服务措施。提出这一措施时,就有业内人士说他是在作秀,要不就是自裁,断言他坚持不了几年。但事实证明恰恰是这一措施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新郎的忠实客户,而这正是建立专卖店最大的基础。开专卖店,既是形势所逼,亦为大势所趋。一切洞然之后,王桂波心里有了底。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第一家专卖店很快在山东日照市开了起来。开业当天,王桂波亲自前往剪彩,而日照店也不负众望,在短短半年内销售额就超过100万元。人们对于繁荣的景象容易产生过分的、带有幻想成份的渲染和夸张。这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它足以让人止步不前。在繁荣来临时,王桂波和“希努尔”能够做出调整,而且调整的幅度决不小于它经历过的最大调整。
2003年秋,“希努尔”迎来了意大利人若索力诺·特拉纳就任新郎公司首席设计师。用王桂波的话说就是:“他是我们用年薪300万元聘来的世界五大服装设计师之一。300万,与其说是金钱,不如说是向他表达了崇敬,表达了希努尔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的决心。”以礼聘特拉纳为标志,“希努尔”在中国服装界里充分体现出后发优势。因为没有旧设备的包袱,他们大量引进了日、意、德等国际最先进的吊挂式西服流水线,与英国公司合资兴建服饰工业园,相继开发了衬衣、领带、西裤、内衣、皮具产品,并挺进家具业,创建了新郎·欧美尔家具品牌。王桂波还建立了专门的技术研发中心,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研究中国各个不同地区人的体型特征,这样做出来的西服能够适应各个地方不同的人群。在王桂波看来,厂家对消费者负责,消费者才会对你负责,才会买你的产品。这是一个商人最大的“信”,而希努尔所有的决策都必须以此为出发点。据说在一年里希努尔用于免洗的直接费用曾超过1300万元。我们来算一笔账,干洗一件西服要20元,一年洗5次就是100元,几年下来,赚的钱的一部分基本都还给消费者了。王桂波却说:“有好服务,就会有大销量,也就会有利润。把利润分三年回报给消费者,好过给银行。给消费者好处是不会吃亏的,消费者都有消费习惯,跟品牌混熟了就像多了一个亲戚,捎顺便就会去串个门,他来的多了,我还怕销路小吗?赚不到钱吗?”
看似憨厚之人,精明却都在脑子里装着。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企业和熟悉的人并不容易,好在有许多真实摆在面前。在记述这些人或事的同时,不是故意地渲染笔墨,如若被吸引,也是其中的跌宕风景所致,看过之后回归的路线依然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