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媒体日前报道称,中国竞争力增强得益于多种因素,包括具有超强竞争能力的劳动力、庞大的消费群体的购物欲望、畅销国际市场的企业产品、一系列有利于本国某些商品出口的优惠税制,以及非国际性的环境标准和产品质量,等等。 报道认为,在国际上,有些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动力来自于人民币币值的低估,导致“中国制造”的商品全球泛滥。尽管目前人民币币值有所提升,但仍未达到实际币值,人民币币值的低估使中国出口的竞争能力徒增。 报道还援引法国人民运动联盟(UMP)总统竞选人萨尔科奇在竞选时的言论:要对中国政府和印度政府施加压力,促其重新定位不切实际的币值。 然而也有经济学家们认为,即便是人民币比值的提高,也不会影响中国商品的竞争能力。
法国高等商业学校(HEC)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以中等工资水平为基准计算每小时所得美元收入:中国随着外汇上调40%,每小时仅为1美元;然而,法国为18美元;美国为21美元。 法国兴业资产管理股份公司(SGM)的分公司美国威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TCW)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竞争力还是非常有潜力的,中国的工资成本,即便进行大幅度地高调,也还是非常之低的。 报道称,据国际经济学家们统计,今年中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上调4-5%,未来3年内,中国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上调将略超10%。目前,7.7元人民币兑1美元,此前近十几年来,人民币的汇率保持在8.28元人民币兑1美元。2005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上调了2.5%;2006年上调3.5%;目前,10.5元人民币兑1欧元。 据统计,中国近2亿民工每天的工作酬劳仅合3欧元。法国投资银行(Ixis CIB)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收入每小时近0.60美元。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极为有限。国际清算银行(BRI)认为,汇率政策不足以调整中国贸易收支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