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50%的服装、70%的牙刷、75%的玩具、100%的微波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中国制造”。有着这种特点的商品还有很多。不知不觉间,中国制造的商品已经逐渐走进了世界各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换个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从中受益的不仅仅是中国勤奋的劳动者,同时还有世界经济一体化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
也就是说,“中国制造”实际上是世界各国分工协作的成果与结晶。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被我国强大的制造能力、稳定的质量保证和突出的成本优势所吸引,纷纷加快了进军中国的步伐。通用汽车、柯达胶卷、戴尔电脑、菲利浦照明以及阿迪达斯、耐克、可口可乐、雀巢等世界知名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将主要生产制造基地搬到了中国。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百事、爱立信、西门子、三菱、惠普等国际采购商,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80多家在华投资,它们带来了技术标准与市场需求,与中国的制造力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相结合,不但大幅提高了中国企业的产能,同时也为中国商品贴上了“世界制造”的标签。
根据商务部提供的信息,在中国去年的出口总量中,加工产品的比例占到了50%以上,这些产品都是按照外国订货商的要求和标准生产的。而且,在出口总额上,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所占比重高达58%。可以说,在国际市场上,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共同托起了“中国制造”。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制造”就是“世界制造”毫不为过。
在巴西圣保罗市最大的商业圈,进入每一家店铺,都会发现出售的货物有一个共同点:商标上写着“中国制造”;在印度,一到重大节日,消费者就会掀起一次集中购买中国商品的热潮;在莫斯科,法国大型连锁店“欧尚”是最受欢迎的超市之一,那里销售的商品几乎都是中国制造的……即便在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几乎任何一个普通家庭,都可以找到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8月初,美国1028位知名经济学家曾联名上书,要求国会反对针对中国的贸易报复政策和措施。这恰恰反映出美国人对“中国制造”难以割舍的情结。
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中国制造”发挥了独特的连接作用,满足了上下游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琳琅满目、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降低了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同时也提升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对促进世界的和谐繁荣与共同发展功不可没。
对此,“欧元之父”、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评价说:“中国出口的扩大,帮助世界经济在衰退时期实现了稳定,消费者也从"中国制造"中受益巨大。”从越来越多的人们将“中国制造”归于社会发展及家庭生活的必需品,越来越多的经济专家视“中国制造”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的新动力来看,蒙代尔斯言不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