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购行业高速发展,消费者不再需要到市面的专柜购买一些名牌商品了。但当消费者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一些国际时尚大牌的网站时,常常搜索到许多“贴”着国际时尚大牌的山寨网站,而且这些网站甚至排到前列,让人难辨真假,误导消费的事件不断发生。因此,提醒消费者从源头上识别真假网站网铺成为当务之急,同时,有必要告知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需要保留什么样的证据,以便遭遇假货时进行消费索赔。
网络购物发票与聊天记录同样重要
王大川提醒要网购的消费者,一些网上店铺,如果是正规的,通常有淘宝与经官方认证的明确标识,切不可买没有B2B网上平台运营商认证标识的商品。一般来说,在网上交易时,都有跟网上商家聊天讨价还价的过程,或者是利用阿里巴巴的网上即时对话,或者是利用QQ、MSN与邮件沟通,这些聊天邮件的记录都要保留。尤其是卖家就商品和服务做出的某种承诺,都可以作为维权时的凭证。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可以通过与卖家协商、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工商局申诉、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保护自己。必要时消费者可以采用相关技术手段,对涉嫌售假的网页进行证据保全。对于涉嫌诈骗的售假者,消费者可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如果提供交易平台的中介网站存在过错,比如提供担保或保证其真实性等,致使消费者因此受损失的,可向网站要求索赔。
名牌商品网站众多真的官网就一个
沈阳市民董女士最近向记者反映,她在一家名品牌网站上购买了一款“LV”包,原以为是打到低折扣,而且是2008年款,花了1500元,买回来却发现是高仿真货。打电话质问卖家,卖家表示,买前让董女士看清楚网址下的说明,不退货,为此董女士十分上火。
记者用搜索引擎GOOGLE与百度搜索“GUCCI”与“LV”国际一线的时尚品牌时发现,包括这两种商品的网站有上百个之多,有些网站制作得相当精美,图片与真正官网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在它们的域名中也包含着品牌名称或者缩写,首页上也标榜着所谓“中国官网”或者“中国唯一官网”等字样,更有甚者,还号称是香港地区官网,附着英文版本。这些网站上显示的价格很吸引人,一些箱包、提包与手袋、钱包标着 “LV”品牌,1万多元的LV包,只要2000多元,大部分的价格只有商场实体店面报价的10%至20%,并提供电子支付与快递邮寄等交易方式。
接触过很多网购消费理赔案件的王大川律师表示,国际知名时尚品牌一般只设唯一官网与网址,即使有中文版,其网页的格局、样式也与英文网站一致。他提醒消费者,网购时,应该注意识别山寨“官网”。由于注册网站时,域名都有唯一性,时尚大牌真正的官网已有域名,这些山寨网址除品牌名字外,往往带有其他数字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