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革行业原料皮需进口,八成企业靠加工生存。有关专家建议,企业应提高品牌意识,并积极寻求政策支持。
据广东省皮革协会秘书长何晓茶介绍,2009年,广东省皮革、毛皮及制品规模企业有184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230.64亿元,与2008年同比增长5.64%,出口交货值609.44亿元,同比减少1.30%。
公开资料中显示,轻革9625.1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57%,皮鞋11.33亿双,同比减少6.0%;皮包袋3.74亿个,同比减少18.27%;皮革服装217.12万件,同比增长1.85%,行业总产值和皮革服装产量保持平稳。
成品革出口萎缩内销竞争加剧
广东制革业依赖其皮革制品业。2009年全省皮革制品产量减少,以销定产的制革业也相应减少生产能力。制革业全年仍面临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和原材料上涨的局面,特别是原料皮方面。由于70%以上的原料皮依赖进口,价格起伏很大,企业难以把握。成品革出口萎缩,内销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市场方面,鞋面革和包袋革供求相对稳定,服装革市场低迷。沙发革和汽车坐垫革市场需求仍在增加。
皮鞋产量和出口量逐年下降
鞋类的年生产量保持平稳,但皮鞋的产量和出口量逐年下降。全省鞋类出口约占总量65%,2009年广东省鞋类出口34.9亿双,同比增长4.7%,其中皮鞋出口4.6亿双,同比减少25.1%。出口额43.2亿美元,同比减少16.2%。鞋类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出口明显减少,对美国、欧盟、日本出口量明显下降。2008年底起,国家相继2次提高鞋类商品出口退税率,减轻制鞋企业经营压力,提高企业盈利率,但由于国际上金融危机不断深化,欧美市场需求萎缩,国际贸易壁垒频出,以及国内劳动成本上升,成本优势减弱,耐克、阿迪达斯等著名品牌的国际跨国巨头已缩减在广东生产的订单,将之转移到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和地区。
出口订单大幅度减少,对以出口为主的广东制鞋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依赖贴牌加工外销企业,或转战内销市场,或者减产甚至停产。虽然2009年第四季度部分企业订单迅速增加,但企业招工遇到困难,不得不放弃部分订单。在行业整体生产下降的情况,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制鞋骨干企业仍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充分依靠自营销售网络,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企业的产量不降反升,龙头骨干企业规模效应明显,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皮包产量十年来首次下降
2009年广东皮具箱包产量和出口值十年来首次出现下降现象。出口金额50.3亿美元,同比减少11.3%,对三大出口市场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均出现超过5%的降幅。对上述三个市场出口量合计占广东皮具箱包出口的65.5%。皮具箱包是广东省皮革行业中继制鞋后第二大产业,产品60%以上出口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需求降低,订单数量减少,以外销为主的中小型企业生产销售较为困难。
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皮具箱包自主品牌少,在设计创新、市场营销、人才培训投入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此外金融危机导致外贸风险加大,国外进口商经营情况恶化,企业风险加大;国际贸易壁垒频出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80%广东皮革业靠加工生存
广东皮革服装生产保持2008年低迷状态,80%的企业依靠加工生存。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变动使靠加工为主的企业受到较大影响,导致部分企业转移到内地更为宽松的环境维持生存。
目前,广东皮革行业处于较为严峻的考验时期。何晓茶认为,目前大部分企业都能认清形势,并采取多种方法逐步提高品牌意识,加强自有销售网络的建设,生产适应市场的产品。同时应该向当地政府寻求政策支持,争取全行业向好的态势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