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户进行有效的生意沟通,是销售人员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销售人员需要寻找到与客户的利益共同点,围绕这个点引导话题、诱导客户,从而进行有助于销售的沟通。如何寻找利益共同点?如何选择恰当的方式与客户进行交流?有一些基本的技巧是可以通用的。下面通过两个例子,说说我对如何围绕利益共同点展开沟通和交流的见解。
案例1:与小老板打交道,产品质量和毛利是出发点
小王是一家小型礼品公司的业务员,这天他初次拜访一家客户。由于客户比较忙,又得知小王来自小厂家,就很不耐烦地让他下次再来。此时,小王趁他擦汗的功夫,递给他一款竹炭毛巾让他使用。老板有些不知所措,他并没有顺手拿来擦汗,而是仔细端详起来这款毛巾。看到老板欣然自得的神色,小王知道合作“有门”了。
过了一会,老板抬起头来问:“你们这款毛巾款式和质量还不错,只是不知道市场怎么样?周围有没有人卖过?”由于小王把不准店老板的脉,便往大处说:“我们这款毛巾推出3年多了,在周边的城市卖得挺火。公司安排我来这里开发市场,我看您这里生意比较好,所以希望能和您洽谈一下合作事宜。”听了小王的话,店老板又问:“那你这个东西利润怎么样?产量稳不稳定?”看店老板有了合作的意思,小王便顺势展开产品推介,并顺利将产品推销给了小店老板。
案例2:与礼品企业主管谈生意,销量和毛利是关键
小张是一家知名家居礼品厂家的销售代表,他这次是去和一家礼品企业洽谈一款新品的铺样活动。小张还未说明来意,主管已露出一副不耐烦的模样。小张见已是中午了,便邀请主管一起吃饭,顺便谈谈公事。这名主管推掉了饭局,但脸色明显好看多了。小张见状就抓紧时间简要介绍了产品销售方案。
主管听完介绍,皱了皱眉头,并告诉小张,另一厂家近期已经排了一款产品,而且品牌知名度差不多,销售的扶持力度却比小张提供的这款产品要大一些。小张听后心中一震,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但是他定了定神说:“还是希望主管能抽个时间,我们详细谈谈这个产品的铺样计划。”主管的神色有些缓和,并对小张说:“虽然那个品牌的产品和你们的没有直接冲突,但那款产品的价格和毛利都比较能满足我们公司的要求,所以我们近期很想和那款产品合作。”
通过进一步交谈,小张弄明白了竞争对手的活动方案明细,于是他告诉主管,竞争对手的那款产品的市场反响并不理想,尽管价格和毛利合适,销量不一定能冲上去。而自己提供的这款产品,虽然毛利低了一点,销量肯定没问题,而且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他还可以多申请部分费用,再请两名临时业务员协助销售。听了小张的话,主管有了点兴趣,因为如果销量大了,虽然利润率低了点,但是毛利并不少。于是,经过小张的一番游说,竞品的活动方案流产了。
看人说话,见机行事
通过上面的两个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选择恰当的沟通出发点。沟通的对象不同,对方的需求便不一样,沟通的出发点自然要慎重选择,只有以迎合客户需求为主,才能顺利展开沟通。
销售人员与传统渠道的小型礼品公司老板进行交流时,话题要围绕产品的质量和利润展开。这些老板通常会首先选择售卖质量比较可靠的产品,因为来买东西的都是亲朋好友,其次才会注意到产品的利润,毕竟开店还是要赚钱的。与现代渠道的礼品企业主管沟通时,需要更多关注公司的需求,并迎合公司的“潜规则”。
此外,对不同的沟通对象还需选择合适的称呼。比如去拜访地方小礼品公司时,嘴巴如果甜一点,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地喊着,沟通可能会顺利一些;如果去拜访规模型的礼品企业时,可能称对方经理、老总,他们才会比较乐意与你沟通。
第二、根据不同的沟通场景,采用合适的沟通策略。在销售沟通过程中,经常会有突发状况,此时,销售人员要能随机应变,采取比较合适的沟通策略,以保持沟通,这就要求销售人员要有眼力劲,思想灵活,方法多变。比如,看到客户忙碌时,不妨随手帮一把,沟通障碍可能就顺势打破了,销售产品自然多了一分把握。再比如,谈工作到了用餐时间,邀请客户一同吃饭,既可拉近客情,也能够争取到较多的时间谈业务,自己的套路也就能够全面铺开,业务的成交可能性自然大大增加。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作为销售新人,接触的信息多而杂,更需要根据场景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映。
由此看来,沟通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销售人员的功力深浅,其中个人素养与知识储备是内功,社会阅历和从业经验是招式。只要功夫到家了,沟通便不是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