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箱包出口持续上升,但仍处于产业链最低端,行业进入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 近日,记者从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获悉,《化学品注册、评估及许可法规》(即REACH法规)已获欧盟通过,并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REACH法规的注册、授权、限制等要求,将对我国塑纺面及皮革面等化学染色工艺箱包的生产、加工、研发和出口等,造成极大的影响。 出口高增长背后的隐忧据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最新统计,今年前2个月,我国箱包累计出口总额16.2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2.15%。目前,我国已形成四大PVC箱包生产制造基地。其中,以广东花都狮岭镇为中心,辐射泛珠三角,以外资为主体的高档箱包制造业基地,其产品90%销往欧美市场;以福建泉州为中心,以台资、港资为主体的中高档PVC箱包制造业基地,目前已有1000多家企业,年产值超过80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40%;以浙江平湖为中心的箱包基地,辐射泛长三角地区;还有以河北白沟为中心的全国最大PVC箱包专业市场。目前,我国箱包已出口到欧盟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箱包生产基地。业内人士称,我国箱包出口量的持续上升,使行业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和各种贸易限制的机会增多。 而随着我国箱包贸易的日益增多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箱包行业已进入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自2005年以来,已经发生多起针对我国旅行箱包的贸易摩擦。如,尼日利亚禁止进口我国部分箱包,土耳其对我国部分箱包实施监管,墨西哥对从我国进口的部分箱包进行反倾销调查等。同时,由于箱包生产涉及纺织面料、皮革、塑料、金属等多种原材料,常常因此遭遇技术壁垒。欧盟等国家针对偶氮染料、五氯苯酚、甲醛、六价铬、重金属等出台禁令,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提出劳工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等限制性措施。这些均对我国箱包出口构成新的障碍。 处于产业增值链最低端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箱包业一直沿袭低价扩张、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产品价格低、利润薄,企业在设计创新、品牌建设、市场营销、人才培育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投入,导致箱包业始终在低端市场求生存。 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近期在箱包行业进行的一次出口品牌信息调查表明,箱包业自主品牌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仍然较低。调查显示,拥有自主品牌的箱包出口企业,其自主品牌出口额占企业年出口总额的比例很小,有的企业只占2%-4%,仅个别企业自主品牌出口额超过年出口总额的20%。而在整个箱包行业,自主品牌出口占年出口总额的比例却不到10%。 自主品牌的缺失,使我国箱包行业缺少稳固的产业根基,制约我国箱包行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箱包出口以贴牌为主,大多数企业成为国外箱包品牌的加工厂,只收取少量的加工费,出口箱包的单价通常只是进口箱包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以山东口岸出口的手提包为例,平均加工费仅为1.35美元/个。我国箱包行业一直处于产业增值链的最低端。此外,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也不断上升。目前,箱包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如涤纶布、PVC、PU膜等,均以石油为原料。随着近年来石油价格暴涨,国内箱包企业的生产成本平均提升20%,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REACH法规"直击"国产箱包目前,我国箱包出口已占全球总供应量的1/4以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我国进口的箱包皮具已占此类产品进口总量的70%,很多国际知名品牌都在我国贴牌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