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营销 > 行走在未知的营销年代

行走在未知的营销年代

http://china.BagsNet.com   2007-11-07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一、冲突的时代 

    这是一个什么时代?我们越来越熟悉现在的政治、经济、生活乃至一个细节,而我们也越来越对发生的一切所迷惑、焦虑、困扰。我们越来越失去思想上的“主义”,共产主义的声音小了,马克思主义却在欧洲被资本主义世界开始新的被研究,源头是那些奉为“经典”的“主义”也正在经受这个时代新的责难和考验;美国及联盟可以不顾所谓联合国的组织约束,任性的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让我们这些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由衷感到大国那不可控制的肆意的危险力量;当主流经济学家面对那个狂妄的“郎旋风”发炮时的“集体失语”,而事实也证明郎是对的,我们对权威开始怀疑;当全球互联网把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悄然改变着古老交易传统的“市场”时,我们对曾经熟悉的环境变得陌生;还有SARS、禽流感、海啸、台风……当一切变得不能自主把握的时候,人的力量变得渺小,我们开始置疑一切。虽然,相信是从置疑开始,越相信的东西,越在当初遭受越多的置疑!

  “社会经历大变革时期时,所发生的变化如此深刻,以至于身处变革时期的人们都无法完全明白在变革真正发动之前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美国】刘易斯和布里奇如此形容。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知道,就不用如此烦恼。正因为不象算命先生那样对事物或人有那么近乎臆断的推测,才使我们深深地陷入思考的痛苦之中。这种茫然的背后,我们已经失去了快乐,失去快乐,我们还有什么? 

    “在西方历史上,每隔几百年就会出现一次强烈的转变……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人类社会自身——包括世界观、基本价值观、社会和政治结构、艺术、关键制度都进行了重新调整。50年后,一个崭新的世界诞生了。出生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无法想象他们祖辈生活的世界,也无法想象他们父辈出生的那个年代。而今,我们就生活在这种变革之中”——彼得·德鲁克。 

    我觉得麻省理工学院谢莉·特可尔(ShelleyTurkle)的一句话最能体现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真:这是一个“旧事物已经消亡或即将消亡,而没有人清楚接下来要发生什么”的时代。 

    之所以,用“冲突”这个词来形容我们生活的这个阶段。因为,我们深刻的处于各种矛盾的交织之中,欲罢不能。传统与现代,思想与行为,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种种体会,让我们不知道未来,就像步入一条漫长而又黑暗的时光隧道,在看见光明前那一刻的焦急等待的状态。所以,有了那么多的人在描述这种状态,也有了那么多的预言,在设想着现在与未来。 

    冲突的年代,营销也不例外! 

    二、不再经典 

    我们是学着“经典”,背着“经典”,实习着“经典”,应用着“经典”长大的。这些可以堪称振奋了一个世纪或一个年代的经典理论思想体系,也正面临着新环境、新势力的挑战。就像自然有意为难,刺激我们思考的欲望,逼迫我们走向焦虑的状态,让我们失去我们曾经拥有的快乐一样。 

    “市场环境变了,一切都得变”。这是《销售与市场》曾经在卷首语提出的号召。“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得变”。这是韩国三星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社长李健熙提出的口号。经典的《营销管理》、《定位》、《品牌资产》、《整合营销传播》却面对着《还有人看广告吗?》、《重新想象》、《追求卓越》、《从优秀到卓越》、《基业常青》等的新思维的冲击;大家都努力在寻找能够一招制胜的更简单、更巧妙、更容易的“独孤九剑”、“七剑”、“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这样的方法。经典不再经典,是因为在世人看来“方法比方向更重要”,“出奇比守正更重要”,“术比道更重要”。 

  这也难怪,在这个焦躁的社会环境和竞争体系,传统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欲望。每一年《福布斯》排行上的陈天桥、丁磊、马云,替代了李嘉诚,成为时代的新宠;超级女声的偶像剧场,使平民百姓实现了一夜之间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梦想;“十倍速”“加速度”“速成”“先做大再做强”,一种发自内心的焦急让我们的行为变得焦躁。仿佛又回到历史上那个“多快好省”“大跃进”的年代。快速“催熟”成为一种流行,平步青云仿佛触手可及,一步登天也不是白日做梦,演绎传奇成为梦想必然。 

    每个人都像憋住一口气潜水,希望抬头的时候自己和水都变成了另一种状态。老人教导的“做事要稳”,“不熟不做”,“诚信待人”,“日积月累”,都仿佛不适合这个增长的阶段。人有多大胆,市场有多大产。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实在做不到,就是执行力不够,所以有培训执行力,要坚决把信送给加西亚。企业的心和企业的人都似中国每年不用怀疑的GDP增长8%以上一样,那么坚决。 

    2006年5月13日,在刚刚过去几天,中国营销论坛暨中国营销人金鼎奖颁奖大会上,中国营销泰斗卢泰宏教授就明确指出“这个中国营销低迷,困惑的时期,片面的追求销售业绩和指标,追求出奇的方式,是中国营销人的光荣与悲哀”。著名的管理学、营销学专家王方华教授更是从营销的“父亲”经济学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营销的走势,并强调了“道”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术”之上是“道”,“道”之上是“理”。没有“道”与“理”的醍醐灌顶,“术”总是显得那么的力不从心。 

    经典,就意味着它能够穿透时间,历久弥香。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视野角度去揣度,总能够有意外的收获。在一个渴望成功,渴望速成的年代,经典也不再经典。 

    三、那时快乐的营销人 

    我们身处的这个伟大的国度,真的不简单。中国一旦睡醒,它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内部蕴涵的东方智慧的力量,是难以估计的。西方走了100多年的营销历程,我们只用了20多年。西方历经几个阶段的思想创新和智慧成果,我们在短短的时间中就快速学习、领会、应用了。要感谢这个没有围墙的世界,能够给予我们第一时间触碰大师思想的机会。当然,思想和文化本身也具备穿越国界和时空的魅力。 

    而在这20年里,中国营销人从亦步亦趋,到蹒跚学步,到漫长营销路,再到快速起跳,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但是,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过程里。我们越来越不快乐了。以前,还搞不清楚推销与营销有什么区别的那个年代。我们努力去学习,去弄清楚这些基本的概念,从两句简短的定义里,我们都可以获得极度的兴奋和成就。从推销员到业务员,从业务员到市场专员、市场代表,我们做着大致一样的事情,却因为认识的深刻而不断改变着我们对自己的称呼,那是一种肯定和荣誉。我们在一个一个的细心而又细致的营销动作中,去体会“推”与“拉”的关系,去尝试用4P的模型来固化我们的思考方式,我们感到了营销的“安全感”,我们终于有了“主义”,有了方向。从波特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里我们看到了“战略”的力量,低成本竞争的格兰士、差异化竞争的中国“水战”、目标聚焦的纺织企业,我们边学边用边灵。那可真是屡试不爽。一个先睹为快的观念就可能产生一个先与对手的企业。

  这种应用科学的能力,我相信在这片土地上是丝毫不用去置疑的。除了成就,商旅漫步、人生传奇、心路历程、成长与反思、反思再成长,大量的随笔、文章,见诸报刊杂志。这是用心去写的,凝固着中国营销人进步过程中心血。但,它是快乐的。 
    快乐与不快乐,本身没有明确的界限。就像最近流行的《蓝海战略》,提倡在市场竞争中要善于“打破边界”,或者“重塑边界”一样。你换种思考方式,换种价值曲线,换种对竞争因素的认识,眼前就柳暗花明了。而我觉得,要快乐起来,《蓝海战略》在中国首先应该提倡的是打破“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是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快乐的种子是从心底播种的,不是环境,也不是对手,更不是指标和要求,而是自己。曾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肖知兴博士在《东张西望》里描述到:“在西方,很多人凭直觉都能区分大陆人、港台人和日韩人,……因为,与中国人脸上的表情有关:我们脸上留下一点点焦虑,一点点浮躁的痕迹……”外国人看中国人,总觉得很焦虑,目光沉重,心思复杂,……;这样的心态,在现代中国不是少数。累、忙、压力大、哎呀,唏嘘之声,不绝于耳!这样,我们还能快乐吗? 

    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晚清末年,国事日益颓废。二千年来长期传统的封建专制王朝正如日落西山。新学与旧学,洋学与中学,开眼看世界与闭关锁国,一场世纪思想的冲撞与较量中,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感叹“中华五千年未有之变局”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清流领袖张之洞的那句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我们今天所处的营销环境也是一样。二十年前,我们读西方营销、企业管理、战略理论等,是因为我们无知;二十年后,我们再将西方的“圣经”顶膜崇拜是我们无奈。因为大环境上,大的经济体系上,我们在向他们学习。但是,为什么西药西医横扫整个西方世界,而中国的国粹中医却依然像瑰宝历经千年光彩依旧?为什么我们自己渐渐淡忘的儒家孔孟,在西方却又兴起一股“东学热”,即使中文难译难懂,却依然有那么多的洋弟子孜孜不倦?为什么在欧洲文明、美洲崛起、亚洲振兴的世界潮流里,和谐、和平、中和的中国价值观能够得到那么多的呼声?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这种强大不是人为的呼吁和输出,而是无声的影响着时代的步伐。文化的背后是价值观的潜在影响。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文化形态。今天,中国文化的魅力已经影射到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形态等各个领域。但为什么传统文化价值的精神还没有在中国营销史上大放异彩呢? 

    我们跟随西方的大师已经走了很久了。他们进,我们进;他们累了,我们也累了;他们对基于市场交换这种最原始关系研究的营销思想困惑了,我们也困惑了;他们说要摆脱红海进入蓝海,我们也不管自己尚未在红海洗脱疲惫的身影也跟随要去开拓蓝海了;他们说水平营销是创新的方向;我们也认为横向影响是创造力新的释放。邯郸学步,总没有别人走的优雅,反而更加疲倦…… 

    走了二十多年,是到该稍微停停,稍微静静,稍微想想的时候了。在历史上,我们这个民族的包容、融合、贯穿、吸收能力是超强的。任何强大的声音总是无声的潜移在我们民族文化的长河里。营销,会不会哪天也会如此?我们可以创造出“一国两制”,“深圳模式”,“浦东奇迹”,“GDP8%以上”,“海尔模式”;我们的创造力是超乎想象的。 

    在不规则的市场,我们的应用力也是超乎想象的。

  将硫磺应用到辣椒,让颜色更鲜艳;将直销应用成传销;将火药应用到鞭炮。事实证明,我们的应用是“有条件”的应用,是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我们在应用的过程中,已经悄然改变了。 
    所以,中国的情况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基业常青》的两位教授研究了几百家企业后提出一个观点:所有伟大的企业,在创业之初,都是没有战略的,都是为了生存的。还例举了无数案例作为支持。试想今天的中国企业,没有战略,它能走多远。他们研究的是那个历史阶段美国企业的背景,环境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这个阶段,虽然是郁闷的、痛苦的、困惑的阶段。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像黎明前的黑暗。每种营销行为的突破都是从营销观念和营销认识上爆发的。这也是一个艰难的反省和思考阶段,也许透过这个阶段,在开放的市场体系下,中国的营销思想也可能像春秋战国时期一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绽放出无数各有特色的“中国式”营销思想。也可能,未来的若干年以后,中国营销的独特思想会飘洋过海,像《道德经》、《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国外研究的一股思潮。 

    我们等待着这一天!

  Google提供的广告

  相关文章
 • 从愚蠢的销售征服到真正的影响营销 2007-11-07 11:23:39
 • 如何让网络营销“起死回生”? 2007-11-03 11:12:47
 • “咖啡里加糖”,让营销快乐飞翔 2007-11-02 11:27:48
 • 消费2.0时代的营销3原则 2007-11-01 11:21:51
 • 论“悟性”在营销工作中的重要性 2007-10-27 11:40:05
 • 体验式营销时代已经来临 2007-10-24 11:51:25
 • 营销者:你是强盗你怕谁 2007-10-24 11:46:27
 • 营销三重境:管理高手的成长 2007-10-19 11:39:12
 • 企业营销最厉害的六大武器 2007-10-19 11:18:15
 • 从奥康圆梦行动看奥运营销---中国企业的商业盛宴 2007-10-19 10:04:11

  我也说两句 已有评论 查看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 招纳贤才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 站点地图 | 帮助中心
中国箱包网(BagsNet中国)   ©2003-2007   免责声明   粤ICP 05015913
客户服务热线:0755-82267193  82267393  82266655  传真:0755-82267393       邮箱:china#bagsnet.com
全球BagsNet :中国站 | 国际站 | 台湾区站 | 英国站 | 美国站 | 意大利站 | 德国站